登录
[明] 庄昶
造化俄千古,文章便六经。
百年须我在,此石更谁凭。
英爽轩河朔,鸢鱼荡草亭。
乾坤留老手,著与太行青。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庄昶的《太史铭》,语言朴拙,而意境高远,充分体现了他的人品与学问。诗的首联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文章造诣的自信。“造化俄千古,文章便六经。”他赞叹自然的神奇伟大能跨越千古,而他的文章则与六经一样关乎天地大道。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的敬畏,也显示了诗人对文章的自信。
颔联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百年生命的珍视,同时也显示了他淡泊名利的人品。“百年须我在,此石更谁凭。”他认为自己在百年生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他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因此不需要其他任何东西来证明自己。这一联表现出庄昶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也表现出他的人品和学问。
颈联则表达了庄昶的豪放不羁的性格。“英爽轩河朔,鸢鱼荡草亭。”这里可以看出来他的文笔生动洒脱,颇有大气魄,一如他在北方雄浑山水的豪放性格。而“鸢鱼自在”,也可以看出来他心态自由、超然物外的洒脱精神。“荡草亭”有句云“虚空还动应鱼跃”,与这句的“鸢鱼自在”同意,都是在形容自由的情境,借以表现作者的生命境界。
最后一句,表明他已作好把自己的学问留给后世的准备,“乾坤留老手,著与太行青”,自然是比喻自己人虽老但精力未衰,把留在诗里的精神影响及后世千万年。也是他人品和学问更加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读他的这首《太史铭》,你会发现,无论文章学问,还是生活态度,庄昶都有着别人无法模仿的高雅气象和磊落襟怀。语言纯正、天然质朴、真气流行、强劲有力;透露出诗人功到自然的语言天成的魅力,那种自家风范和刚性“咀嚼”,那种独特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