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明庄昶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庄昶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原文

满放天瓢浩荡春,一年饭碗尽吾民。

如今万事无高眼,国虑天心到几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 其二》是明代诗人庄昶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主题是喜雨,通过描绘雨水的降临,诗人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和对国家的忧虑。

首句“满放天瓢浩荡春”,诗人以“天瓢”喻雨水,形象生动,表达了雨水如春水般浩荡的景象。这句诗也寓含了雨水的重要性,因为春雨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一年饭碗尽吾民”,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农民的关怀。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一年的辛勤劳作和对粮食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如今万事无高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深思和感慨。诗人通过“万事无高眼”这一表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洞察和深刻理解。

“国虑天心到几人”,最后一句是诗人的思考和感慨的深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注。诗人通过对天心(指国家的政治局势)的关注,表达了对国家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国家和人民,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现代文译文:

满天的雨水如春天的瓢一般浩荡,这一年我们国家的粮食将尽皆属于我们的百姓。现在,世事无常,但我对国家的忧虑和期望却从未改变。我希望国家的政治局势能够持续稳定,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然而,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到几时呢?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怀和对国家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深思和感慨。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深情和对国家的责任感。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