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庄昶
追随独愧共江门,今昔交承信有神。
一举十觞听雨夜,七年三遍度陇人。
好山我有朱陵洞,空谷君该郑子真。
草色河边春意动,重逢肯负可怜春。
在明代的羊城五羊里,诗人庄昶通过《五羊寄邓先生俊》一组诗,深情地回忆着与他结下忘年之交的“同道中人”——时任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的邓俊。诗中,庄昶以诗的形式追忆往事,表达了对邓俊的深深怀念。
首联“追随独愧共江门,今昔交承信有神。”庄昶对邓俊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曾追随邓俊在广西浔江边的江门讲学,可惜在长达七年的仕途中却缺少相互伴随。在次年的一联诗句“一举十觞听雨夜,七年三遍度陇人。”之中,可以看出邓俊庄昶在一起诗酒欢歌的日子历历在目。“听雨”点出孤寂环境中的感慨情绪,而“度陇人”则表现出对邓俊宦游生涯的深切同情。而三、四句“好山我有朱陵洞,空谷君该郑子真。”中,诗人用典巧妙,他想象着邓俊在空谷幽兰的环境中过着如汉代郑子真那样的隐居生活。这一联使庄昶对邓俊的深情厚谊跃然纸上。最后一句“草色河边春意动,重逢肯负可怜春。”中,诗人对未来的重逢充满期待,同时又不忘珍惜当下美好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又有对仕途坎坷的感叹,但更多的是表达了诗人对邓俊的深深怀念和对他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庄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现代文译文如下:
我曾愧对于您在江门的陪伴,如今我们之间的交往承信有神明。每每举杯十觞听雨夜深人静,七年之中我三次度过陇人之地。我拥有朱陵洞的美景山色供我欣赏,您该在空谷幽兰的环境中如郑子真般隐居。河边草色萌动春意盎然,我们重逢时岂能辜负这美好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