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庄昶
一雨江帆许卸时,溪云五日拜公诗。
天知留客应难霁,马到看山亦缓驰。
何地斯文堪此会,十年今日举吾卮。
可今分付梅花月,留与山中别后思。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雨中承通政张先生过访赐诗用韵奉答
明代 庄昶
一雨江帆许卸时,溪云五日拜公诗。 天知留客应难霁,马到看山亦缓驰。 何地斯文堪此会,十年今日举吾卮。 可今分付梅花月,留与山中别后思。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庄昶在贵州时,张先生来访并赠诗,庄昶作此诗以答。首联写张先生来访的欢喜之情,“一雨江帆许卸时”,诗人期盼已久的好雨终于落下,江上轻舟如飞,卸帆之时,正是嘉宾到来的日子,“溪云五日拜公诗”—天天翘望之际,所作诗歌刚刚至头,不知同病相怜,多令人神慰,身感的轻松释然流露其中。“颔联写朋友情地久天长的慨叹”。这首小诗轻易即老如何让你白白伫立对我的那份见面礼。“天知留客应难霁”,这句化用李商隐“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句意。 既然你远道而来,我该高兴,但是我的心情你岂能知道?我的离情别绪是说不出的话儿。 “难霁”之句把诗人那种离别之情和盘托出。“马到看山亦缓驰”,此句是说朋友来访,心情和我一样,我们骑马登山看山玩水,都感到轻松畅快。在朋友面前不须作忸怩之态,他懂我,我也懂他。颈联写回敬之礼物不值一提“何地斯文堪此会”诗写在一天明月下认识的知心朋友像这样的欢乐相聚当对那茶余酒后讨论农夫问题的亲切语有所“襟期”。“茶余酒话”,这就是答诗人对所奉之礼品包涵雅量朋友的情谊不是用物质礼品所能表达的。尾联诗人劝友人留下来赏梅赏月,“可今分付梅花月,留与山中别后思”—请把这梅花和明月的清景永远留在山中别后再回味吧!
这首诗语言朴素清新,意境幽雅深远。通篇直抒胸臆,不用典故堆砌,体现了明代诗歌清新流畅的特点。在写作手法上采用了律句的倒装,如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要求,而颈联“何地斯文堪此会”中的“斯文堪此会”,则是以“斯文”代“此会”,上下句意既极为呼应又略显出诗意之幽雅含蓄,这就使得诗句具有了一种诗意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从意境上看作者巧妙运用诗人孟浩然晚年定居鹿门山的典故。希望友人如孟浩然留于山中月下赏梅那样景之于怀(不忘隐居田园),若此“情满于山”,似乎超然尘世之上到了高处不胜寒的境地然而表现出的仍不过是静者品性的随意和对清居闲情之憧憬的情意罢了!这首诗歌无疑增添了山水逸趣。故刘纲《明代诗人庄昶青山庄诗歌赏析》评说“……一种深静清绝之致,已臻宋贤之上乘。”诚为的评说!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雨中承通政张先生过访赐诗用韵奉答》虽然通篇直接赞美友谊之厚重深情但它从周遭物候写起最后却并不执着于友情之深厚而着意于山水情怀的抒发和田园生活的憧憬!这也许就是庄昶诗风的一个重要特点吧!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