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李吕
膴膴周原二百州,欲图恢复岂难求。
既烦元老为时出,但愿宣王益内修。
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
宋 李吕
膏腴二百州,恢复事何难。
元老期时出,宣王踵迹还。
圣君恩眷厚,重以宠荣冠。
倾盖如知己,高谈倾肺肝。
莫辞杯酒满,且作别离看。
天阔云山远,后会知何年。
译文:
您在膏腴之地二百州的宰相任上,想要恢复中原实在是易如反掌。您作为元老重臣,为着国家的兴复,慨然出仕。但愿像宣王中兴那样,但愿内政修明,外敌自然退避三舍。皇上对您恩宠荣眷之深,自不待言。词人以伯丈借喻,既表达了对这位长辈的尊敬和亲近,也流露了对朝廷重视贤才的欣慰。谈到知己处,不禁高谈阔论,倾诉肺腑。此行匆匆,杯酒难留,但心心相照,后会难期。
这首词即事抒情,议论得体,语言质朴,不尚雕琢,但能以平实见长。这首词写于庆元党禁之后,反映了当时正直人士为恢复中原而上下奋发的精神状态。此词的艺术特点在于即景即情,巧用比兴。“欲图恢复岂难求:既烦元老为时出”一句的艺术魅力在于既有现实的寓意,又有对国家形势的关切和惆怅。古人治河中原、群雄并起,“元老期时出”难能可贵。“周原二百州,恢复事何难”的背景是辽远广袤的中原沃土,“待看山河全盛图”则是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无比悲壮的气概交融在一起的抒情。短短几句词作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意,直抒胸臆、奔放有力、当为词中上品。
宋宁宗年间历事韩侂胄、赵汝愚、京镗、史弥远、夏言、严嵩诸主战派的中兴元老李吕曾于嘉定末年首倡安边之略而未被采纳。隆兴初又多次上疏言兵事。在此背景下写作此词,作者以周原沃壤的景象为衬托,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平定中原、收复失地的愿望。词中以“元老”自喻,期望在年富力强、还能为国尽忠的时期,承担起“为时出”的重任;并希望君上能够励精图治,使内外兼修,边防得以巩固。“恢复”二字是本篇主旨所在,它反映了当时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中的进步主张。虽然作者当时并不被朝廷所重视,但他的主张却符合宋孝宗和广大人民的愿望。因此词中充满着希望和力量。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质朴无华、平易自然;在表情达意上真切自然、奔放有力;在艺术效果上运用比兴、直抒胸臆、淋漓尽致;在思想内容上则有现实意义与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当为词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