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投赠钱侍郎端礼三篇》宋李吕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李吕

《投赠钱侍郎端礼三篇》原文

天地生成无用躯,青箱世业一愚儒。

几同海上屠龙术,空守岩前待兔株。

自信平生非木石,谁怜半世混泥涂。

幸逢点铁为金手,乞与投身造化炉。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天地生成无用躯”,诗人开篇就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无用之躯的境况。这里的“无用躯”并非自谦之词,而是对自己身份地位的客观描述。在宋代,士人阶层十分庞大,其中不少人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诗人正是其中之一。“青箱世业一愚儒”,这句诗中的“青箱世业”代指家中世代相传的经学典籍。在封建社会中,读书求取功名是大多数士人的唯一出路,诗人虽然满腹经纶,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入仕,这让他倍感无奈和迷茫。“一愚儒”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仕途的厌倦和否定。这里用了一个反语和讽刺的修辞手法,暗示了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情况。

“几同海上屠龙术”是诗人的又一自我嘲解和自我否定。诗人隐喻自己的学问是有用的,甚至是卓越的,但是无法得以施展。这也是在刻画诗人的迷茫、无助和不甘心情。这如同“屠龙之技”一样,无法施展,只能空守岩前等待兔子的出现。“空守”二字更是道出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

“空守”之后接连两句,“自信平生非木石,谁怜半世混泥涂”,这两句诗中充满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感叹。诗人虽然自信自己不是木石无感情之人,但在尘世半生的蹉跎之后仍然难以获得理解和重用。在这里,“谁怜”一句表现出诗人的自怜和自我疑惑。这是说除了父母兄弟妻子之外还有没有人会像我这样感觉到窝囊、怀才不遇,以致希望当时有那么一个清平世道和一个伯乐出来岀来施展一下才能呢?这一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感。

最后两句,“幸逢点铁为金手,乞与投身造化炉”,诗人通过积极的自我鼓励和暗示,表达了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心。这里用了一个典故,“点铁成金”出自《太平广记》中的一个故事:有人得到一块质地非常普通的铁矿石,偶然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用他的神力把这块铁矿石点化成了一块金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希望得到钱侍郎端礼的赏识和提携,从而获得重用的愿望。而“投身造化炉”则表达了诗人愿意接受自然规律和命运安排的决心,愿意在炼丹炉般的现实生活中磨练自己,改变自己,从而实现人生的飞跃。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自己无用之躯的悲叹和自我怀疑,以及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诗人的感情丰富而深沉,表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的自嘲、自怜、无奈、决心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具有深度和感染力的诗歌。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