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阙题》宋周南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周南

《阙题》原文

天怜羁迹寄诸侯,付与危栏早得秋。

相见便知悬榻意,阚亡时得挟书游。

山容老去苍崖在,水潦痕存浅碧收。

高我儒冠无用世,不应更蹑九华楼。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写的一篇赏析,希望您能喜欢:

阙题

宋 周南

天怜羁迹寄诸侯,付与危栏早得秋。 相见便知悬榻意,阚亡时得挟书游。 山容老去苍崖在,水潦痕存浅碧收。 高我儒冠无用世,不应更蹑九华楼。

在周南的这首《阙题》中,诗人借山水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首联“天怜羁迹寄诸侯,付与危栏早得秋。”诗人以自己的身世遭遇自况,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天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自我安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寄诸侯”表达了诗人的自由生活和对权贵的轻视,“危栏早得秋”则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欣赏。

颔联“相见便知悬榻意,阚亡时得挟书游。”诗人以山崖为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悬榻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和关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阚亡时得挟书游”,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知识的渴望。这一联的诗意,显然是对诗人所向往的自由生活的一种描绘,同时也是对友人的热情和关心的赞美。

颈联“山容老去苍崖在,水潦痕存浅碧收。”诗人以山和水为对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山容老去苍崖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水潦痕存浅碧收”,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一联的诗意,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尾联“高我儒冠无用世,不应更蹑九华楼。”诗人以自己的儒生身份自况,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反思。“儒冠无用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不应更蹑九华楼”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一联的诗意,既有诗人的无奈和反思,也有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阙题》通过对自由生活和自然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自我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