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杨备
白刃凝霜照水寒,当时人匣便回銮。
岩前片石犹中断,切玉如泥也不难。
试剑石
宋 杨备
白刃凝霜照水寒,当时人匣便回銮。 岩前片石犹中断,切玉如泥也不难。
这是作者参观了试剑池之后,对古代豪士的试剑手笔、神态,作简炼而富于想象力的艺术描绘,着重刻画了宝剑与池水相击所发出的冰寒耀骨、清脆动听的声音,给人以一种豪迈、壮美的感受。
试剑石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因古代豪杰英雄试剑时,用剑一挥,石头就会出现裂痕而得名。在作者笔下,试剑石并非一块丑陋而平庸的石头,而是一个形状奇特、气势非凡的形象。它象一把霜雪凝聚的钢刀,寒气逼人;又象一把利剑的裂痕留在石上,它使人想起古代豪杰英雄试剑时那惊心动魄的情景。试剑时挥剑击石的声音清脆入耳,铿锵有力,使这块坚硬的石头也仿佛在颤栗,发出生命被震撼的回响。诗人以饱含感情的笔墨,把一块石头写成有生命有灵性的形象,它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古代英雄的威武和豪迈。
诗人对试剑石的描写是富有诗意的,同时又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在古代,剑是贵族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试剑石这一形象化的说法,正是人们对古代英雄豪气的一种夸张,它带有传奇色彩。但在某些场合下,人们借试剑石来衬托被试者的武功。杨备游过的试剑池也许就是这样一座以纪念英雄人物的池子。他在欣赏风景的同时,又听到关于古代英雄的神奇传说,所以诗人对此景有着深刻的感受,不免吟诗寄情。
诗的前两句是写古代豪杰英雄试剑的气魄。后两句是写试剑石的形状和功能。诗人把“片石中断”和“切玉如泥”两种形象结合在一起,以形传神,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当时人匣便回銮”的神韵。试剑时那锐如切玉的铿锵之声还仿佛回荡在耳旁。这境界使人想起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所描绘的壮怀激烈之情。最后一句使诗情达到了高潮,同时也给诗带来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高昂的诗情。这是一首非常出色的山水题咏诗,诗人自己也被笼罩在雄奇爽直的气氛之中,诗意回荡、情绪激昂。我们无不被诗人的情感所激动,“仿佛自己也变得豪迈起来”(引自《清远的湖水:评析作品集》),颇有所感地说:“我就是有点愤世嫉俗。”对于这么一首描绘山川风物的诗所表现的那种乐观开朗、精神爽直的感情所具有的特殊的鼓舞力量深有同感。它所展示的艺术形象正像一块奇特的石头那样能够吸引人们的想象并激励他们的勇气。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同时从题咏风景的古诗中看到的诗词背景艺术人才与地理风貌和山川神韵的水乳交融之感甚可品味。(严锋评)
而在评论上有一条以贵利争权斗气的劣迹是由于混淆历史的是非功过才得如此难以为读者产生崇高的美感和史学地理之启示的。(郭预衡《中国散文史》)。这样的点评也可给我们许多启迪。(钱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