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华山》宋杨备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杨备

《华山》原文

岩屏晚树噪寒鸦,岚翠楼台释子家。

池面镜光功德水,金波影里石莲花。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根据原文所做的赏析:

《华山》是宋代诗人杨备的一首写景诗。这首诗通过对华山周边环境和人文景色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清幽、寂静的美感。

首先,诗中“岩屏晚树噪寒鸦”描绘了华山傍晚时分的景色,岩石屏风般陡峭的山壁与树叶茂密的树木相互衬托,而晚上的寒鸦鸣叫声也给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的氛围。

“岚翠楼台释子家”则描绘了华山山腰上的寺庙,山岚轻拂,翠绿的树木环绕,楼台隐约可见,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这里的“释子”指的是和尚,这也暗示了华山作为一座佛教名山的特点。

“池面镜光功德水”则描绘了华山山脚下清澈的池水,水面如镜,反射着周围的山景和寺庙的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功德水”则寓意着这座寺庙或山水的特殊意义和价值。

最后,“金波影里石莲花”描绘了池中一朵石莲花的倒影在金光波纹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自然美景和神秘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周边环境和人文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华山清幽、寂静的美感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华山在佛教文化和神秘色彩方面的特殊地位。

译文:华山的山壁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翠绿,寒鸦在树上鸣叫,山间的雾气与树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山腰上的寺庙掩映在翠绿的树木之中,显得格外醒目。寺庙前方的池塘清澈如镜,倒映着周围的山景和寺庙的倒影。而在池塘的水中,一朵石莲花在金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美丽,如同一朵真正的莲花在水中绽放。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