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孔平仲
相国当时此建旄,正如今日拥三刀。
规摹忽起凌千尺,意气相期在一陶。
柱础下连坤轴壮,檐牙斜插斗杓高。
观公磊落真人杰,莫向江山赋楚骚。
这是写景兼抒情的小诗,用了通俗流畅的文言写成,易读易诵,称得上是引人入胜的“绝妙好辞”。诗的内容,是写池州滕元发新建的相公楼。相公,是对宰相的尊称。建楼乃公事,而以“相国”称之,见此楼之重要,实有寓兵有民、政通商旅之意。诗的头两句“相国当时此建楼,正如今日拥三刀”,点明此楼之由来和新建之因。相国本指战国时魏国的西门豹,这里借指滕元发。当时他任池州刺史,是地方大员。三刀是比喻权力的象征,他执掌的兵民、钱谷、刑法等权,原是宰相职权。两句紧扣题意,一语双关。诗的第三句“规摹忽起凌千尺”中“忽起”二字极佳。千尺高的楼台不是一下子建成的,这里说是“忽起”,为的是强调滕元发起楼台之迅速、之高峻。这也暗示他处理政事文思敏捷、雷厉风行的作风。“规摹”上承“凌千尺”,下启“一陶”,既写楼之规模,又写出了楼的气势。前四句是叙事,后四句是写景、抒情。“意气相期在一陶”是相期滕元发治理池州政通人和、兴利除弊、给人民带来一片陶然之乐的意思。“一陶”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典故,含有褒扬之意。第五句承“规摹”和“一陶”意而写楼观之壮伟;第六句用《楚骚·离骚》“美人英媛以兰佩,余独好修以为常”语,点出滕元发为诗人所景仰的人物;最后两句作结,在前两句的推衍中包含着诗人的深情赞誉。全诗即事成情,寓意深远。全诗既写滕元发的气度、才能、性格、操守,又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滕元发的无限敬仰之情。至于登楼远眺的情景,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吧!
翻译:
当时滕元发在此地建造相公楼,就如同现在拥抱着三把刀一般受人拥戴。建筑的规模开始变得非常大一下子有千尺之高气势冲天,两地的人民共同期望的是过着富饶安乐的生活。柱础下面的大地就像连绵的山川一样壮观,飞檐上的鸟嘴高插入天边象征着居高临下势不可当的气势。观公您的为人真是伟大的人物中的人杰啊!请不要向江山赋楚骚那一套了。
以上是我根据原文内容翻译的,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