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孔平仲
寒景峥嵘岁已深,谁知清淡亦登临。
雨吹废馆苔添晕,霜落空城树减阴。
向晓旋留题叶句,隔年先有探花心。
相期红药浓开日,一醉东风费万金。
诗写登临胜处的所见所闻与感慨,因为得友人来游,“笑谈许我不须禁”。清冷的冬天到“园囿消忧”、听暮雨之笛、“废馆添藓”、霜树减阴,也别有情味。
首句“寒景峥嵘岁已深”,点明时令、环境,总摄全诗。深冬季节,寒气袭人,景物也显得荒凉萧瑟,这就为下面的游览贺园,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二句“谁知清淡亦登临”是由前句生发出来的,诗人用“谁知”二字,表达了出乎意料的欢欣。这一句写友人来游,对诗来说,固然有借题发挥、以诗交友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表现诗人的清高与恬淡,也即他在“清淡”中所获得乐趣。在作者看来,“清淡”不是枯寂,不是苦闷,而是自寻的“亦登临”的乐趣。正因为如此,友人在寒冬腊月中来访,诗人感到“谁知”,可见其乐之无穷了。
三、四两句写景,是诗人目中所见。“雨吹废馆苔添晕”,是对自然景色的具体描绘。废馆,荒凉的园子。苔添晕,雨打在青苔上,使本来已经很大的圆晕(即日晕),更加扩大了。一个“废”字,一个“添”字、“晕”字形象地勾画出园中景色的凄凉和诗人观望时的专注。清冷的冬天到“霜落空城树减阴”,冰冷的霜把空城的树木全打光了,只剩下一片稀疏的树荫。这里虽不言情,但一个“减”字,使人感到诗人的感情仍然是十分强烈的。而郊野处处萧条、凄清的环境也更映衬出诗人的悲绪。“废馆”点染,“霜落”景物添色,“空城”隐含伤感,“树减阴”和景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五、六句写入诗者题中的题园中某君为题写诗句所付出的劳动和诗人期待的心情。“向晓旋留题叶句”,刚一天亮,园主人就忙着题诗。“隔年先有探花心”,说明园主人在去年就做了探花(即寻觅美丽的春色)的准备。这里用“探花心”代指园主人为了点缀景色所付出的劳动。“探花”又与首句的“寒景”呼应。“相期红药浓开日”,红芍药是春末夏初开放的花,“相期”即相约在红芍药盛开的时候再一次来作客。“一醉东风费万金”,写诗人企盼再次来游的心情。东风是春风,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那温柔的春风象是吹来了花神的恩泽,使万物欣欣向荣,惹人喜爱。“费万金”,极写园中景色之美和园主人劳动之艰辛。从侧面烘托出登临者的心情和园林之美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所写的情事、地点和具体景物与作者的《怀西庄牡丹》诗略同,但“一醉东风费万金”之句却概括了前诗的所有意境。这七绝的结句不仅照应了前四句而使全诗浑然一体,而且表达了作者的志趣和情操。全诗不事雕琢而自然成趣,这种朴实的风格值得称道。
现代文译文:
寒冷的冬景令人感到气清景寂,岁节已到深冬时光已不早。清淡雅致的人谁能想到在冬月也来登临眺望。风吹雨打使废园上的青苔更显得苍翠欲滴;霜打之后空城中的树木更显得疏落幽深。天亮后便题诗于园中、邀我共赏美景、友人情意着实珍贵;隔年便寻花探美、企盼再次光临、此心可钦佩也可赞!相约在芍药花开的时候再度登临、或许那天便需耗费了园林主人的许多心力、到时候让我醉倒于东风中或许值得你万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