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三》宋孔平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孔平仲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三》原文

苔竹吾所好,开轩纳微凉。

望中疑在野,景物洞庭旁。

秋风亦已起,洒面若微霜。

南客潇湘外,与君永相望。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苔竹吾所好,开轩纳微凉。”诗的开头两句,点出了竹子是诗人最喜爱的植物,所以闲来无事,便打开轩窗,欣赏竹子。纳字用得极妙,仿佛竹子就是为了让诗人纳凉的。这为后面写竹子作好了铺垫。

“望中疑在野,景物洞庭旁。”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疑在野”三字把“望中”竹子所给予人的清新、幽静、淡雅、高远的美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望着这翠竹掩映的景致,仿佛置身于那空旷、幽静的环境之中,诗人身处这境界,感到十分舒心。这自然使人想到这是在洞庭湖畔。

“秋风亦已起,洒面若微霜。”“秋风起”点明季节,而这秋风给人的感觉又仿佛是下过微霜那样清冷。这样的描写使人倍感竹子的茂盛、坚韧。同时又表达了诗人对孙元忠诗作的高度赞扬。

“南客潇湘外,与君永相望。”这两句是说孙元忠君虽居潇湘之外,但其种竹之诗与情却永远要和作者欣赏这里的景物。“潇湘”暗指代的是迁谪的所在地,是为后文的虚写作铺垫。此两句朴实无华、平易浅近。诗到结尾一句,便又转作娓娓的叙述。诗意委婉,耐人寻味。

译文:翠竹,美丽的景色,清新、幽静、淡雅、高远的美感使我心动。望中如在野趣中散步,景物在洞庭湖旁。秋风也已起,秋风凉爽的感觉洒落在我的脸上,就如同下过微霜般清冷。我虽在潇湘之外的南客漂泊,但与你的情感却永远相望。这是一首送别诗。开头直接写自己的喜爱竹子,“苔竹”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在孔平仲看来是十分喜爱的,“苔竹”一点也沾不染尘埃的感觉是很惬然的,也是洁身自好的写照吧。“纳凉”、“清”、“高远”则表现对大自然的赞美来也。“洒面”一词用得极妙,既表现了秋风的轻盈也表现了竹子的情态。末两句表现远离尘俗之感也透露出几分慰藉来。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浅近。把诗人喜爱竹子、享受自然的心情感达出来也把送别的依依不舍表达出来。读来让人倍感清新、舒爽而又深情。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