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 其二》宋孔平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孔平仲

《因来诗有题桥之句呈陆农师 其二》原文

口吐丝纶一代英,央央旌旆发神京。

小堂且作蕃宣守,寸晷昔闻弦诵声。

耳白于颜君有誉,言藏之默我无营。

吕溪傅野何须出,山野嫌人问姓名。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诗作者为宋代诗人孔平仲。按照原文所写,该诗的背景是一代英雄豪杰挥毫泼墨,胸怀宏伟策略策杖出行,或由下守卫的耳畔谈论往昔与前辈功业、英华再现的光阴如梭般快速消逝等典故写就,着重赞扬陆农师的非凡业绩及其风采气质。我在写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原作意蕴,现在根据诗词内容对所做的赏析表述如下:

此诗第一联正面评价陆农师的地位和功绩。“口吐丝纶一代英”,丝纶是皇上的诏令,这句赞陆农师是当代英雄豪杰,地位显赫。“央央旌旆发神京”,描绘了陆农师策杖出行、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陆农师的敬仰之情。颔联具体描写陆农师外貌。“小堂且作蕃宣守”,陆农师在府第中设宴款待诗人,表现出他爱惜人才、礼贤下士的作风。“寸晷”句则用典,表达了陆农师能人尽其才,使得人才济济,在闲暇之余听到书声之赞叹。

颈联以“耳白于颜君有誉”赞美陆农师的品行和风范。“言藏之默我无营”,这两句借古讽今,暗示陆农师不像某些当权者,一味欺世盗名,利欲熏心。这不仅对当时文坛时弊有针砭之效,同时也高度赞美了陆农师的超凡脱俗之举。尾联揭示题意。“吕溪傅野何须出,山野嫌人问姓名。”以反问的方式回答“来诗有题桥之句”而暗示对方是不需要名声问姓的吕溪(与文人交往的名胜之地)、傅野(官名),不过是泛泛之地、农师流连之地而已。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陆农师高洁品格的崇敬之意。

现代译文如下:

您如蚕吐丝一般无私奉献是当世英雄豪杰,您的宏伟策略策杖出行如同旗帜鲜明。也许您在小堂上作为蕃宣守卫,但您的品德和才干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颜回那样重视修养品行,您则沉默寡言不谋私利。您隐逸山林不追求名声,吕溪和傅野这些地方也无需您的光临。您流连于山野之地只是为了欣赏风景,人们也从不过问您的姓名。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