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次韵王通叟》宋孔平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孔平仲

《次韵王通叟》原文

春生湘浦即当还,穷览云山得据鞍。

洒落文章终不俗,从容谈笑尚能欢。

千金骏马将辞主,一曲胡琴遂掩棺。

世事相因古如此,谁知鲁国累邯郸。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春天、云山、骏马、胡琴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洒脱和对于世事无奈的感慨。

首句“春生湘浦即当还”,湘浦,指湘江边。此句意即春天来临,作者也该返回故乡了。“即当还”,表示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接近,给人一种盼归的感觉。

“穷览云山得据鞍”,在归乡的路上,作者将不断欣赏到壮美的云山,这一句描绘了作者骑着马在路上尽情观赏的情景。一个“穷”字,写出了作者一路欣赏,不辞疲倦的情态。

“洒落文章终不俗”,这里是以“文章”喻诗文作品。“洒落”是洒脱不拘、超脱不凡的意思,形容作者的文风。这句是说作者的文章洒脱不凡,没有庸俗之嫌。

“从容谈笑尚能欢”,这是对友人的描写——朋友分别时从容不迫、谈笑风生的情景,体现了朋友的情谊。

三四两句“千金骏马将辞主,一曲胡琴遂掩棺”,以昂贵的骏马和胡琴作比,表现分别时伤感而无奈的情态。这两句颇具宋人特色。

最后两句“世事相因古如此,谁知鲁国累邯郸。”是对世事的无奈感叹,用典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累邯郸”,用鲁国智叟累于邯郸的故事。自古以来世事相因,令人无奈,谁能摆脱呢?谁能摆脱这种“相因”的命运,谁能跳出这种历史的怪圈呢?作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风格洒脱,体现了作者的文风。通过对春日归乡途中的景象和心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世事的无奈感慨。

译文:

春意盎然湘江畔,我将返回故乡;

云山秀美处,我骑马尽情观赏。

洒脱文章没有俗,谈笑风生情未阑。

骏马辞行价值千,胡琴一曲掩棺关。

世事相因古如此,智者谁知累邯郸?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