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十》宋孔平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孔平仲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十》原文

碧色忽惆怅,霜埋翠竹根。

啾啾黄雀啅,宅舍如荒村。

侍婢艳倾城,焕若灵芝繁。

天寒翠袖薄,染泪在丛筠。

现代文赏析、翻译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在宋代诗人孔平仲的诗中,这首《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二十》无疑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诗中描述了翠竹被霜雪覆盖,荒凉宅舍中的凄凉景象,同时也展现了侍婢的美丽和坚韧,充满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苦涩。

首句“碧色忽惆怅,霜埋翠竹根”,诗人以一种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翠竹被霜雪覆盖的凄凉景象。这里的“碧色”和“翠竹”是诗人的象征,他们代表着生机和希望,然而却被“霜埋”所覆盖,这无疑是一种哀愁的表达。在此景下,人们看到的并非竹子曾经的蓬勃,而是一片冷峻的现实。

接着的“啾啾黄雀啅,宅舍如荒村。”则是对于周遭环境的描写。那些雀鸟在不间断的叫嚷,如同寂寞的声音一样贯穿诗行,配合荒村的氛围更加映衬了人迹稀疏,死气沉沉的环境气氛。在这种荒芜景象下,似乎看不到生活的一点活力,使得主人公内心的“惆怅”更深。

再向下看,“侍婢艳倾城,焕若灵芝繁”,这句话就明显转变了氛围。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景象,一个艳倾城郭的侍婢,如同灵芝般繁盛。这不仅为诗歌带来了活力和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希望和期待。尽管前文充满了凄凉和无奈,但这里又展现出一种坚韧和希望。

最后,“天寒翠袖薄,染泪在丛筠。”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中主人的一种情绪转变。即便冬日寒冷,但为了生计仍在苦苦挣扎。“翠袖薄”不仅仅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力感,还凸显出了人物的坚强和不屈。“染泪在丛筠”,象征着她的悲喜无人可说,独自一人承担,悲伤只是浸在绿色的竹丛中,静静地流淌。

整体来看,这首诗用清新的笔触描绘出了主人公的艰辛生活,同时又不乏坚韧和希望。它提醒我们即使生活艰难,我们也要保持希望,坚强面对困难。这也是孔平仲所倡导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宋代诗人在创作时的细致入微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