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宋无
霸业锁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
羽廓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
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徒穴雾迷空。
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
灵岩寺上方
霸业锁沈烟树浓,吴王台殿梵王宫。
羽廓人去土花碧,香径僧归秋叶红。
飓母射岩风动地,蛟精逃穴雾迷空。
明朝江郭重回首,寺在翠微苍霭中。
译文:
吴王的宫殿已成了一片废墟,唯有几株古老的树还保留着当年的一些风貌。僧人走在往日香火鼎盛的小径上,看见的是秋风吹过之后变红了的落叶。狂风肆虐的飓母射穿了山岩,连狡猾的蛟精也逃窜他处,如今空穴无影。明天站在江边再次回望灵岩古寺,只见苍翠的山峦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
赏析:
这首诗的特色是情景交融。诗人在描绘灵岩寺的残破荒凉景象时,以“锁沈烟”、“土花碧”、“秋叶红”、“风动地”、“雾迷空”等富有象征意味的景物,点染出一种雄壮而又凄清的气氛。其中包含着历史的感慨和凭吊之情。同时又以“寺在翠微”、“苍霭中”等句,绘出山色依旧、人事多变的怅惘之情。诗人运用这些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灵岩寺的晚秋图,格调古雅,气韵深长。此诗平易近人,古风犹存,令人想见诗人的本来面目和风流儒雅的风度。此诗思想性和抒情性都很弱,不像一些优秀诗篇,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和人生的哲理。但其消极情调里并不透出悲观和失望,那轻描淡写的笔法带有一种舒缓之气。表现了诗人在审美风格上追求平淡的艺术个性。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很高。首先是它构思新颖巧妙,不落俗套。吴宫、梵宫、羽客、僧归等典型的佛教意象与荒山古寺等典型的道教意象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越宗教的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其次是用笔简练,淡中寓雅,平易近人。全诗平淡疏雅,古风犹存,颇有“如柳絮班飞,参差满天上下”之感。另外,诗的意境高远而境界开阔,雄壮中见超脱。既有画意,也有诗情;既古朴典雅又清幽明丽。在艺术风格上追求与自然景物的和谐统一。它描绘的不是对物象的外形摹写,而是寄情于景,融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堪称一绝。 综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优秀诗歌! 因此而为译作如下:
这座曾是帝王行宫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了苍老的树木和浓密的雾气。吴王的宫殿已化作了一片废墟,只留下寺院和僧人的小屋。土地上覆盖着从前的花簇,现在只是青苔遍布,秋叶飘落之后,它们变得更加红艳。僧人在曾经香气弥漫的小径上归来,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安详。飓风射穿了岩石,狂风肆虐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辉煌和今日的荒凉。蛟精逃窜在别处藏身,留下的只是空空的洞穴和迷茫的雾气。明天站在江边再次回望灵岩古寺,只见苍翠的山峦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也带着一种超脱和宁静的心情走过了这段路程。
原创赏析可能存在争议,供您参考,最好还是您结合创作背景等实际分析。译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