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旱乡田父言》宋宋无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宋无

《旱乡田父言》原文

疲牛病嚅饿桑间,碌碡间眠麦地乾。

残税驱将儿子去,岂畦欲倩草人看。

现代文赏析、翻译

下面是按照要求为您写的宋无的《旱乡田父言》赏析:

宋代诗人宋无的一首《旱乡田父言》,表面上描述的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农村人在缺水干燥的环境中努力劳作的画面。但通过生动而又富于真实感的细节描绘,使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生活处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揭示出农村社会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首先,诗人以“疲牛病嚅饿桑间”来形容这个农夫的辛苦。疲牛代表着这个农夫的耕牛,病嚅则暗示了农夫的耕牛已经疲惫不堪,而“饿桑间”则进一步描绘出这个农夫的粮食可能已经不足以养活自己和自己的耕牛。这不仅是一个农夫个人的困境,也是许多农村家庭普遍面临的生存问题。

其次,诗人通过“碌碡间眠麦地乾”这一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农夫在干涸的土地上休息的场景。碌碡是农村中用来碾轧谷物的工具,这里用来形容土地的干旱和农夫的辛苦。虽然这里他睡在了土地上,但却不是在休息,而是在更积极地为了明天的工作而积攒力气。这一描绘将这个农夫勤劳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因为“残税驱将儿子去”这一句揭露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苛捐杂税对农民的压迫。这一句让人想到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的“三农”问题,即使在丰收的季节,农民们也依然需要为了支付沉重的税费而辛勤工作。同时,“岂畦欲倩草人看”则表现出了这个农夫无奈而又愤怒的情绪,他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得淋漓尽致。

宋无的这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生动的农村场景,并深入到了农民生活的本质。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背景环境的描写,它让读者深刻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对农民生存权的尊重。这是一个充满了深思的诗歌作品,它将引导我们去反思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一个干旱的农乡,一位瘦弱的农夫牵着一头疲乏的耕牛在桑间觅食。他躺在干枯的麦田中间的碌碡上小憩,麦地已经完全干涸。苛捐杂税如同一股无形的压力,驱使他带着儿子去田间劳作。他是否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存下去?诗人用他的诗篇,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了更深的思考。

希望这个赏析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