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谭用之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欹金碧辘轳轻。
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
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江馆秋夕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欹金碧辘轳轻。
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
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柄折秋鸣。
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江馆秋夕的译文如下:
夜空中银河横卧,大雁向南飞去。睡梦中我斜倚着金碧色的辘轳床轻飘飘的。满窗白练似的江风吹拂下更显得格外清凉,枕头上的轻纱与海月相互映衬着更加皎洁明亮。柳树败叶飘零声音萧萧落下,水面上芰荷香气,掉落一季萧瑟哀鸣。谁能吹唱那让人伤怀的阳关曲,怅望烟霞奔腾落日的江湖逝川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谭用之是临川四大诗人之一,对游侠生涯和歌舞名场也有心向往之,“何用别求书万卷,高堂倾倒剑一杯”(《贻宋拾遗》),要那么多书干什么呢?在如歌如舞的美艳人生中饮酒剑舞岂非快哉!但是其心态毕竟是微妙而复杂的。他对仕途荣达抱着淡泊的超然态度,他“一生百事总茫茫”(《临川贻潘黄门》)似乎有一种悲观情绪,对功名失意、年华流逝更是敏感。“莫倚倾国貌,莫恃满身艺”(《寄唐明王》),是劝人也是自警自戒。
谭用之的诗风颇具特色,善以清词丽句描绘物态情状,刻画细腻、精微而生动传神。此诗以高华雄浑见长,诗人笔下秋夜江馆的景象与氛围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感伤低回的意绪则隐藏在字里行间。首联以高远起兴,将读者带入深邃辽远的秋夜银河之境。颔联写江馆秋夜的环境,“谢练”指白练,与“江风”连用突出了江风的猛烈。“齐纨”指白色的细绫,与“海月”对用突出了海月的皎洁。颈联具体描写秋夜中的所见,“飞叶响”、“香柄折”、“秋鸣”等细节描写生动而富有季节特点,且以声响、色香来衬托秋夜的寂静。“牢落”一词融景生情,既写出了烟霞的飘落散乱之貌,也传达出诗人失意时的怅然若失之状。尾联化用典故,《阳关曲》本为送别友人之作,“谁人更唱”明写要友人唱给“我”,其实是诗人的自醒与苦闷之情溢于言表。诗中所给景象气氛看似欢快高远,细味却极低沉惘惘然如有所失。
谭用之的诗清词丽句间杂悲感颓气,其实颇有“老树清猿”之致。他早年有丰富的经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这在他的诗作中都有体现。他曾上诗白居易希望得到赏识,“一鸣期已待风雷”(《病中秋思》),未得后心境怅然。怀才不遇归隐江湖的他借江馆秋夜作长啸独吟,“狂歌击碎凌云节”(《秋馆夕坐》)或可视为诗人凄怆心情的流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