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释云
风高八九月,自合知时节。
何必待山僧,升堂特地说。
天际雁南飞,接翅作行列。
悉念佛法僧,轧轧声不绝。
影落寒山水,已是重漏泄。
普请好生观,西来无妙诀。
宋代诗人释云的《偈颂二十九首 其二十二》原文如下:
风高八九月,自合知时节。何必待山僧,升堂特地说。天际雁南飞,接翅作行列。悉念佛法僧,轧轧声不绝。影落寒山水,已是重漏泄。普请好生观,西来无妙诀。
现代文赏析如下:
诗人身处八月九月的高风季节,这正是准备迎接丰收的时刻,自是符合自然时节的时机。有如古代门人遇良师,得其指点的时刻,何须一定要等待山中的隐居僧人,亲自登堂特地说破呢?天空中一群群的大雁,正展翅向南飞去,它们排成整齐的行列,一心一意地念着佛法僧三宝,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断。雁群飞过寒山水影,预示着丰收的预兆。这已经泄露了秘密。普请各位善好生观者,从这些现象中观察领悟,不要错过机缘。
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雁阵、山水、秋收等自然景象,揭示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世间万物也都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共存的关系。此外,诗中也透露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期待,呼吁人们珍惜眼前的机缘,不要错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和瞬间。
至于“西来无妙诀”,可以理解为对于佛法的学习和领悟,并不需要过于神秘和玄妙,只要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就能从中领悟到佛法的真谛。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感悟,也是对生活的启示和对佛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