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题十三弟竹园》唐刘言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刘言史

《题十三弟竹园》原文

绕屋扶疏耸翠茎,苔滋粉漾有幽情。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题十三弟竹园》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一首描写竹园的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生动的竹园图。

首句“绕屋扶疏耸翠茎”,诗人以一个形容词“扶疏”来形容竹子的繁茂,以“耸翠”来描绘竹子的高耸入云,展现了竹园的壮观景象。同时,“茎”字又体现了竹子的整体形态,竹子一茎一茎地耸立着,形成了一片翠绿的海洋。

“苔滋粉漾有幽情”,这句诗中的“苔滋粉漾”形象地描绘了竹园中的小径上,青苔滋生,如粉般覆盖,随着微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深藏的幽情。这里,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竹园以生命和情感。

“丹阳万户春光静,独自君家秋雨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竹园的季节变化,从春天的宁静,到秋天的雨声,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这句诗表现了刘言史高人一等的文学才能,对于音韵节奏的精确掌握以及语意的深沉而有力的表现。同时,诗中的“君家”显然对诗歌的感情层次添加了一个鲜明的参照,不禁使人玩味究竟这里的“丹阳”谁家。是谁的家那么惬意和生动;与宁静而满目的生机那么不对称;又要这么轻轻衬托出是谁在这明媚的后花园一般的世界中充满了感觉力和感情。“丹阳”却不再是秦皇山那一半刻意加工而又不断进展和风发的另一版本,“独坐”一个平弱的词产生了弹力的引导和质感:自身分明早已归于文字干枯的诗人对那半壁江山的感觉如何?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园的四季变化和生机盎然的美景。同时,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竹园以生命和情感,展现出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至于现代文译文,我会尽量保留原意的同时将其译为现代语言: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片翠绿的竹园,竹子高耸着,环绕着整个屋子。青苔滋生,如粉般覆盖在小径上,随着微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深藏的幽情。在丹阳的一户人家里,春天的安静与这片竹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秋天的雨声中,这片竹园显得更加生动和美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