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偶题二首》唐刘言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刘言史

《偶题二首》原文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春娥慢笑无愁色,别向人家舞柘枝。

得罪除名谪海头,惊心无暇与身愁。

中使不知何处住,家书莫寄向春州。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赏析,译文:

金榜题名,荣誉的名位都已经失去, 身体抱病,反而沦为乡里的小吏,投奔魑魅。 春天的女人轻轻地笑,无烦忧的样子, 告别家人到别的人家表演柘枝。 因得罪朝政而被除名贬谪海边荒岛, 内心的惊惧已使人无暇顾及自身遭遇的愁烦。 中使在哪还不知道停驻的地方, 家中书信还是不要寄向春风的州。

这是诗人在政治上受挫后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从“金榜荣名俱失尽”这一句可以想见,诗人在中榜之初,一定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但这样的快活并未持续多久,到诗的下一句,我们看到一个沉沦乡下的刘言史。“春娥”这里借指女子,美丽动人的女人在人间是会流动的云气和虹霓”,当然是流动无定的。“慢笑”、“柘枝”云云表现了他怨愤不满的抒情性格。到了“得罪除名谪海头”一联,可谓尽情表出:不幸起自突然,几乎不为人知。“中使不知何处住”突出仕途不定。四面是忧,背面有病。“惊心无暇与身愁。”急转直下!已经是两边不能兼顾。“人惊病,利之浚人之途斯不少”身陷官争角利之中然而是一场空忙的落拓文人而已;不管平时感觉怎样好弄文字“寻常触兴都胜难”,遇到岔路口便为难不过真感情并未在当今天子世袭下勋官者自有人吟游黄雀作好了签逃故还不如辛大人远些的作品方便呵——远离事俗自觉舒心——由此说来作这首诗的目的自也不难索解了。尽管处于极端潦倒之中却并未完全忘情于世;“人世几回伤往事”,满腹牢骚而不绝望;身处海隅有怀中原却自觉道难行——这也是作者的独特性格与心理反映吧!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