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潇湘游》唐刘言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刘言史

《潇湘游》原文

夷女采山蕉,缉纱浸江水。野花满髻妆色新,

闲歌欸乃深峡里。欸乃知从何处生,当时泣舜肠断声。

翠华寂寞婵娟没,野筱空馀红泪情。青烟冥冥覆杉桂,

崖壁凌天风雨细。昔人幽恨此地遗,绿芳红艳含怨姿。

清猿未尽鼯鼠切,泪水流到湘妃祠。北人莫作潇湘游,

九疑云入苍梧愁。

现代文赏析、翻译

《潇湘游》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一首描写潇湘美景及民间风情的长诗。通过对民间女子的日常生活描绘,展示了湖南独特的地理、风土和历史文化的魅力的同时,表达了对于古潇湘一段历史场景的深沉怀恋与无尽的遗憾。下面,就让我们尝试去欣赏并理解这首诗的美学意义与深远意蕴。

在开篇描绘采摘山蕉的夷女形象时,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她们勤劳、质朴的生活状态。她们在江边采摘山蕉,纱线浸在江水中,这样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同时也展现了潇湘地区特有的生活风情。

接着,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山间采花的女子,她们妆容艳丽,头上插满野花,歌声悠扬,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而她们的歌声正是诗中“欸乃知从何处生”的源头,也是潇湘地区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又描绘了舜帝当年泣断琴弦的场景,即寂寞的翠华宫及泣涕如雨的湘妃祠,传达了对昔日繁荣的历史痕迹今已空馀情深恨意的怀旧与忧伤。此外,深邃幽远的绿苔荒径与红花依旧的小枝形成的对比也使人们意识到变迁的哀伤与无力。

诗歌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文化、自然风貌和民间风情的世界。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变迁的深深遗憾和哀愁。他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不要忘记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情感。

总的来说,《潇湘游》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潇湘地区的独特风情和历史的变迁。这首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它提醒我们珍惜历史,珍视文化,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哀思。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