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赋蕃子牧马》唐刘言史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唐] 刘言史

《赋蕃子牧马》原文

碛净山高见极边,孤烽引上一条烟。

蕃落多晴尘扰扰,天军猎到鸊鹈泉。

现代文赏析、翻译

原文唐代诗人刘言史《赋蕃子牧马》描绘了一幅边塞风情画,通过对蕃子牧马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牧民的辛勤。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以及现代文译文:

首先,这首诗的开头“碛净山高见极边”,简洁而有力地描述了边疆地带的景色。浩渺的沙漠在清洁的阳光下清晰可见远处的高山,而在极边的那一角,烽火台孤零零地耸立,上升着一股烟雾。这是一种对于大自然的简单、野性的描绘,为后续的诗歌提供了壮阔的背景。

其次,“蕃落多晴尘扰扰”,在这里,“晴”字代表了晴朗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象征着边疆生活的安稳和和平。然而,“蕃落”二字点出了这里是一个牧场,意味着有许多马匹和牧人在这里生活。“尘扰扰”则是牧马繁盛的象征,在诗人刘言史笔下,这是一片充满了生活气息、忙碌又平静的地方。

接着,“天军猎到鸊鹈泉”,在这里,诗人用了“鸊鹈泉”来命名这个自然景致,添了一抹战争的气息。想象一下,一支军队正在这里进行狩猎,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边疆生活的紧张与严肃。

最后,刘言史通过对蕃子牧马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辛与牧民的辛勤。在这样一个远离繁华、充满挑战的地方,牧人们依然坚韧不拔,勤劳耕作,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现代文译文:

在净澈的沙漠上,高耸的山峰映入眼帘,那是边疆的尽头。烽火台孤独地矗立,上升着袅袅炊烟。在阳光照耀下,草原上的牧人们忙碌地照顾着他们的马匹,尘土在他们的身影周围飞舞。

一支天军正在鸊鹈泉畔狩猎,这给宁静的草原增添了一丝紧张的气氛。然而,无论环境如何变化,牧人们始终坚守在这里,辛勤地照顾着他们的马匹,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这就是刘言史《赋蕃子牧马》所描绘的边疆生活,它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与坚韧。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