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白牝蛟 其二》明徐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徐渭

《白牝蛟 其二》原文

侬应坐视稿三农,不尔祠何吝一丛。

早使嫁夫封石氏,肯教将尾示刘翁。

寸鳞缩虱腥逃井,蜕骨专车雪硬风。

莫倚豢龙终豢尔,史臣亲记醢雌龙。

现代文赏析、翻译

现代文译文:

作为一个人,我应当坐视百姓遭受三年的荒年之苦而无动于衷吗?如果不祭祀白牝蛟,我们又能获得什么呢?要是它早些嫁给了石氏之夫,生下孩子被封为石氏的话,它还会向刘翁展示自己的尾巴吗?白牝蛟如果只是呆在池塘里,不与其他动物接触,寸鳞缩虱恐怕永远只能躲在水井里;若蜕下的骨骸能装满一车,恐怕也是因为风的寒冷而变得像冰一样硬。我们不要以为豢养蛟龙就可以随意豢养你,要知道史官可是记载过龙的结局是会被剁成肉酱的。

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刺当时官府对百姓疾苦的漠视,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诗中通过白牝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诗人通过对白牝蛟的描绘,将它的遭遇与自己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侬应坐视稿三农,不尔祠何吝一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府对百姓疾苦的漠视的谴责。诗人认为,作为一个人,应当关注百姓的生活,不能坐视百姓遭受三年的荒年之苦而无动于衷。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早使嫁夫封石氏,肯教将尾示刘翁。”这两句诗通过想象白牝蛟如果嫁给了石氏之夫,生下孩子被封为石氏的话,就不会向刘翁展示自己的尾巴,从而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这里暗示了官府对百姓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底层百姓的无奈和无助。

“寸鳞缩虱腥逃井,蜕骨专车雪硬风。”这两句诗通过对白牝蛟身上的小虫、虱子都因为它的存在而逃离池塘、蜕下的骨骸能装满一车等现象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白牝蛟的悲惨遭遇。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白牝蛟遭遇的同情,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最后,“莫倚豢龙终豢尔,史臣亲记醢雌龙。”诗人通过想象如果继续豢养白牝蛟而不加改变的话,最终它会被剁成肉酱。这里暗示了诗人对官府不关心百姓疾苦、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公正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白牝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明代诗歌中的优秀之作。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