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遮叶牡丹》明徐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徐渭

《遮叶牡丹》原文

为君小写洛阳春,叶叶遮眉巧弄颦。

终是倾城娇绝世,只须半面越撩人。

现代文赏析、翻译

遮叶牡丹

徐渭

为君小写洛阳春,叶叶遮眉巧弄颦。

倾国倾城虽绝世,只须半面越怜人。

牡丹花大而艳,堪称花中之王。宋代理学家邵雍有句云:“买种十顷地,再种百亩牡丹。”对于花中之王,欣赏者总是众多种上几株,再照样子写诗作文歌颂赞美。这不,又有诗人在咏牡丹了。首句言花大而艳之美。“小写”,谓其造形之小,大小的程度大约只在掌心之间;从这玲珑小巧的花形来看这株牡丹花的长势确实还很小。如今作者看此幼苗成长起来了,“遮眉巧弄颦”,竟长得繁茂得无法见缝长叶子,那绿色的枝叶连在一块儿看就像掩住半边面额一般。“巧弄颦”三字写出了娇枝繁叶对牡丹花成长的企盼之情。此句与李贺《美人梳头歌》中“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两句都以少女的娇慵之态来写花的艳丽。

“倾国倾城虽绝世,只须半面越怜人。”这两句是全诗的诗眼,也是作者对牡丹的赞语。前句以西施喻花,后句以“越怜人”喻花。西施越国绝色佳人,牡丹花艳丽之至;花之艳丽又何必皆需全开,只需半开,便是与西施并美的奇物了。“倾城”“倾国”也是赞花的极致。于是下文竟咏从洛神的翩翩轻舞来借指赏花情境的意趣:“柳腰与玉袖初撩”。是语有不得省之痕而意境美甚也!此外在结句的语助词“越”字上,亦显出作者运用的妙机。从结构上来说,“越”字联接前两句并把下句的“撩”字一齐引出,毫无痕迹;就语义上看,“越”有越来越美之意,“怜人”又解为可爱,“越来越怜人”就显出赏花人对牡丹的无限欣赏爱怜之情,深化了花的形象。如此结句就臻于圆熟之境地。

在创作手法上又暗用洛神之典故。这是很含蓄而有余味的结尾。通篇都未尝道出“牡丹”二字,但读来一气流转,明白如话而又深美可口。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徐渭是明代文学家的佼佼者,他的诗文词曲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创作思想是十分解放的,在艺术上具有很大的创造性。这首诗就是解放思想、发挥联想、即景吟咏咏物风格的典范作品。这里兼用徐氏诗句的形式上取长,通篇造形写意空灵抽象别开生面、饱蕴诗意等都是成功的做法;结构方式打破了前承后启的两段式常套。诗句内在联系及完整性也是独具匠心之举;这些方面都是应当借鉴学习的。另外就是创作风格上不落窠臼;通篇比兴无微不显而意境优美怡人并擅各种表现手法之美于一体亦真不容易。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此诗有其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这是徐文擅长的遣词用字洗练优美的功绩的结果而不得不重视呵!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