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徐渭
修蛇有尾频年坠,小凤为翎几日成。
输与寒梢三十尺,春来秪用一雷惊。
竹 其七
徐渭
修蛇有尾频年坠,小凤为翎几日成。 输与寒梢三十尺,春来只用一雷惊。
徐渭笔下的竹子,绝非寻常的植物,而是他个性的化身,甚至被他视作自己宠爱的儿女。此诗就表达了他对竹子的关爱之情。前两句“修蛇有尾频年坠,小凤为翎几日成”,诗人以蛇喻竹,以“小凤为翎”的比喻来描绘竹子生长之迅速,表明竹子是一天一个样地快速成长着。这里虽有比喻夸张之意,但却十分生动、贴切,真是“近于文不能离理而合法”(明诗选语),其中折射出他刻苦、奋发努力的精神之光。再看他对竹子的结果的处理也是极为传神的:既然竹子的生命已经获得了成功和完善,那就要用有顶芽支持、龙飞凤舞般的迅猛之势来突出这生命辉煌的最高境界——“输与寒梢三十尺,春来只用一雷惊”。与其由其它的草木竞相绽放后化作春泥,还不如把生命的壮美与伟丽交给修长而节节的青枝绿叶的显现——于是一切便“遂手归之神雷”,不待鞭打,它已自觉地飞身长空,用那威武雄壮的声音来震惊天地了。这就是“春雷”在这里的作用,也就是诗人笔下的“竹”的理想境界和崇高美!在诗人的眼中,这些修竹的品性也是无私的、高洁的:“不用经春长不出,万丝湖上写潇湘。”它们不需要春暖花开,不需要阳光雨露,它们只求能够保持永恒的生命,并且用那纤细的枝条画出潇湘的美景来。这种美,正是诗人自己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和生活方式。
这首诗写物抒情,把对竹子的喜爱、关爱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徐渭以竹自喻,表现了身处困境、执着奋进的凌云壮志和豪迈气概。此诗中他化用了古人赞颂竹子的名句,巧妙地连在一起,读来令人拍案叫绝。其中更蕴含着一种身处困境、执着奋进的凌云壮志和豪迈气概。最后一句更是用得妙绝,“万丝湖上写潇湘”,这青青翠竹绝不是诗人用笔墨所能穷尽的,它早已超越了物质形象本身,而成为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象征了!
以上就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