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徐渭
建业风烟宦邸身,曾收叛卒荡京尘。
镐丰宅水龙飞地,剑佩趋庭凤起人。
早岁弄雏欢不少,夜风摇木涕何频。
近闻佐伯留闽海,蜊蛤菰蒲并是春。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徐渭的诗中,“风木篇应索”是对落叶归根这种中国人普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咏叹。在描绘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之余,诗人在怀念故土,寄托哀思。
首联“建业风烟宦邸身,曾收叛卒荡京尘。”写出了诗人客居南京,身在宦邸,而心早已回归故乡。“建业”是南京的古称,“风烟”显示出环境的荒凉和内心的孤独,“荡京尘”则表明诗人投身乱世,见惯了战乱带来的灾难。
颔联“镐丰宅水龙飞地,剑佩趋庭凤起人。”以周成王葬其桐叶封干之时戏言“吾其武”之典故,喻自己本应在家乡施展才华,然而如今却身处异地,剑佩趋庭,只能看着他人飞黄腾达。这一联对仗工整,用典贴切,充分体现了徐渭的才情。
颈联“早岁弄雏欢不少,夜风摇木涕何频。”写诗人早年在家与家人欢乐相处的情景,而如今只能在深夜风吹木叶时独自垂泪,叹息不已。这一联以乐景写哀情,更显诗人此时内心的孤苦无依。
尾联“近闻佐伯留闽海,蜊蛤菰蒲并是春。”描述诗人听说自己被派往福建沿海协助管理事务,海上蛤蜊菰蒲等景物在春天中都是如此可爱。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展望,尽管是赴任异地,但是希望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有所作为。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分展示了徐渭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在描绘自己漂泊不定、思乡怀人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人生的无奈感慨。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