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明] 徐渭
口北清馋似大苏,穷边那得笋烧垆。
曾闻止渴消梅子,故写龙孙与大夫。
原创赏析:
画中的竹笋,是在向我讲述一个有关徐渭的故事,那位馋似大苏的徐渭,在一个贫穷的边境之地,凭借一罐烧竹,找到了难得的美味。在这里,“大苏”是苏轼的字,苏轼被誉为古今少有的全能诗人,他一生中与笋有着不解之缘。
许口北曾说,笋的口感清脆鲜美,就像梅子一样,能令人神清气爽。所以,他决定画一株竹笋,赠给那位爱食之如命的大夫。这画中的竹笋,仿佛是他对许口北的思念,以及对他厨艺的赞美。
现代文译文:
在徐渭的画中,我看到了他对美食的追求和渴望。他身处穷边之地,却像苏轼一样对美食有着无尽的渴望。他用烧竹做成的菜肴,就是他唯一的“烧垆”,那是他最珍贵的食材。
他告诉我,他曾经试过用笋来做梅子止渴的菜肴,那味道清甜可口,令人回味无穷。于是,他决定画一株竹笋赠给那位爱吃的大夫。这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和友情的表达。
在这幅画中,我看到了徐渭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他用画笔记录下了自己的情感和经历,让后人能够通过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生活和情感。这幅画不仅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