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其二》明徐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徐渭

《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其二》原文

西施石上老红茵,贺监湖头款绿蘋。

去卜犹能啼故主,风光应亦恋吾人。

天涯一燕衔花转,酒畔双蛾对雨颦。

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

现代文赏析、翻译

以下是我为您生成的明代诗人徐渭《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 其二》的赏析:

在《尽社咏留春者并函寄复赋二首》的第二首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寓情于景,将深深的哀愁与期盼寄寓在对春景的描绘之中。

首联“西施石上老红茵,贺监湖头款绿蘋”,诗人用两个典故,即“西施”和“贺监”来描绘春天之景。在春天的石头上,花朵如同老旧的红色地毯一样凋落,而在湖水中,新生的绿萍如同在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春光。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

颔联“去卜犹能啼故主,风光应亦恋吾人”,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不舍。尽管春天即将离去,但是它还能为人们带来悲伤,就像西施离开了故主一样;尽管春天即将离去,但它的光辉依然照耀着诗人和我们。这两句诗中,诗人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

颈联“天涯一燕衔花转,酒畔双蛾对雨颦”,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在天涯飞舞,衔着花儿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怀念。在酒宴旁边,女子对着雨滴皱起了眉头,这一幕更加深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之情。这一场景充满了哀愁和无奈,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尾联“并是断绳千尺井,大家无计挽银瓶”,诗人以井中的情景来比喻人们与春天的关系。这口千尺井就像是断绳的束缚一样,无法挽留住春天的离去。但是人们仍然无计可施,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这句诗中,诗人将春天比作一个顽皮的孩子,想要抓住却又无法抓住,这种无奈和失落感被诗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春景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无奈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悟。

现代文译文如下:

在这个春天里,花朵如同红色的地毯一样铺满了西施的石头,又如绿萍在湖面上悠然自得地摇曳生姿。在这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每一朵花儿都在朝着太阳的方向盛开。而这个美好的时光很快就要结束了。尽管春天即将离去,但它还能为人们带来一丝悲伤和不舍。它就像贺知章笔下的那个美丽的少女一样短暂而美丽。虽然春天即将离去,但它的光辉依然照耀着我们。我们就像那些在天涯飞舞的燕子一样,不停地追寻着它的踪迹。在酒宴旁边,女子对着雨滴皱起了眉头,那一幕仿佛让我听到了春天的声音:“我会化作春泥更护花”。虽然我们无法阻止春天的离去,就像断绳束缚中的井中之水无法挽留一样。但春天的离去仍然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即使我们在情感上不能留住它,但在心里仍为它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祝福。

希望这个回答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