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画鹰》明徐渭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徐渭

《画鹰》原文

闽南缟练光浮腻,传真谁写苍厓鸷。生相由来不附人,绿膋空着将军臂。八月九月原草稀,百鸟高高兔走肥。烟中敛翼远不下,节短暗合孙吴机。此时一中贵快意,深林燕雀何须避。惟将搏击应凉风,谁贪饱脔矜山雉。昨见少年向南市,买鹰欲放平原辔。凡才侧目饱人喂,不似画中有神气。夜来鸱枭作精魅,安得放此向人世,秋风一试刀棱翅。

现代文赏析、翻译

画鹰

徐渭

闽南缟练光浮腻,真传谁写苍崖鸷。

生相由来不附人,绿鞲空着将军臂。

八月九月原草稀,百鸟高高兔走肥。

敛翼烟中远不下,节短暗合孙吴机。

画中的鹰,仿佛能从画中飞出,挟带着凌厉的杀气。在一片金黄的原野上,百鸟奔走,兔跃兔肥,草稀无鹰,鹰蓄势待发,敛翼下击。此时,一内臣得画而欣赏,称其画鹰能使人感到神气逼人,能使人有与猛兽搏击之感。徐渭笔下的鹰是十分传神的,它有威猛的形貌、凌厉的杀气和搏击的雄心。

这首诗的题目是“画鹰”,但诗中并未提到鹰在画中的具体形象。而是通过描绘鹰在自然环境中的神态和气势,来表现鹰的威猛和雄心。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鹰拟人化,使它具有了人的情感和行为。同时,也通过描绘鹰在自然环境中的形象,来表现鹰的内在品质和特点。

在徐渭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雄鹰的赞美和对自由的向往。他笔下的雄鹰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通过描绘雄鹰的形象和气势,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勇敢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现代文译文:

在闽南的缟练山一带,雄鹰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光滑如丝的羽毛散发着亮丽的光泽。谁将真的雄鹰刻画在苍白的山崖上呢?生长在大自然中的鹰本来就并不依赖人类而生存,像挂在胳膊上的猎鹰都是假的。

八月九月,秋高气爽,草原上的草已经稀疏了不少。在这个时候,其他的鸟都飞到高处寻找食物去了,兔子跑得也特别快。而雄鹰却收敛了翅膀,隐藏在远处,并不急于捕食猎物。它的猎爪虽然短小,但却暗合着孙吴兵法中的战术。

这时有一个宦官得到这幅画后十分高兴,周围的小鸟燕雀哪里知道危险的临近呢?他们只要能捕食一点食物就不顾危险了。要是他们也有机会在广阔的原野上生活,那也不一定能过得比雄鹰更好。它们当然不可能真的知道画中的雄鹰。可是看看现代的人不也和他们差不多吗?都以为自己有了安全的保护就会很幸福了。哪里知道勇敢的搏击才是生命中真正的乐趣呢?在深夜里经常会出现鸱枭这种精魅飞来飞去扰人清梦捣乱门政也不知采取措施驱逐它们或是用这样的画有雄鹰的箭来对付它们那么现在秋风一吹就像尝试箭入肉的锋利与劲道了!

总体来看这首诗是以雄鹰为题材的作品。通过对雄鹰形象的刻画和对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勇敢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通过对环境和背景的描绘,诗人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自由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徐渭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文学思想和艺术风格。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