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孔武仲
破除网纪事虚空,可恨萧家一老翁。
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
赏析:
历史是一本冗长复杂的书籍,即使是浅薄的游观者也时常需要带着对这美丽的背叛感兴趣的感情,不断接近那些逃到薄薄时间壳里的一切。历史并非是对某一朝代的纯粹记述,而是对其独特时代精神的一种诠释。宋代诗人孔武仲读《梁武帝纪》时,深深为其荒废纲纪的行为感到悲哀,他用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梁武帝的愤慨和失望。
“破除网纪事虚空”,诗人对梁武帝的治国理念产生了质疑。这句诗的用词微妙,有嘲讽和悲哀之情,一语中的。“网纪”,或许意味着诗人在指摘梁武帝失去大齐王魏——与其所说的重建、整合江东十六国这样出尔反尔的自毁精神与临变没信的思想指向在一路合谋的时候混淆了这个帝国的含义中的管束诸侯并且为民奏彻等一系列指导理想后的众乱结果;“虚空”一词,则是对梁武帝治国理念的彻底否定。
“可恨萧家一老翁”,诗人对萧家一脉的衰败感到痛心疾首。萧家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梁武帝的所作所为却令人痛恨。这句诗中充满了诗人对萧家衰败的惋惜和遗憾,也表达了他对整个王朝命运的深深忧虑。
“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 “鱼烂”,是《庄子·杂篇·讲苻》里所谓“掘国为炉,有若龙然,扬汤止沸,使易子活,忽而都成漏脯”的一种后果,也可比喻自毁名曰鱼烂之亡;“土崩”,显然指陈后主叔宝因荒淫放纵导致亡国。诗人在这里把梁武帝与陈叔宝并提,意味着指出他们两人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亡国,但亡国的原因却是相同的。这种自我毁灭式的行为不需要外力入侵,便已自取灭亡。而江东自东晋灭亡以来一直为南北对峙、兵家必争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刘裕、萧道成等篡晋诸王的崛起,而侯景之乱更属内乱性质。然而,梁武帝与东晋陈后主一样,并未能阻止自身走向灭亡的命运。
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于梁武帝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个时代的深深忧虑和对于历史的反思。诗人认为,历史的悲剧往往是由内部原因造成的,而这种原因往往比外部因素更加致命。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内部问题的解决,以避免历史的悲剧再次发生。
译文:
历史上的梁武帝治国理念虚空无物,令人痛恨的是萧家这位老翁。其身死国灭都是由自身造成的(无道失纲),根本不需要侯景之乱出现而使东江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