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孔武仲
江城已月芳菲尽,残紫深绯到谷中。
最是庐山佳丽处,我来萧飒已秋风。
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绵绣谷二首其一》是宋代诗人孔武仲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谷中盛开的花朵逐渐凋零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江城已月芳菲尽”,诗人以江城为背景,描绘了月下芳菲已尽的景象。江城是城市临江的区域,这里芳菲尽意味着春天的繁华已经结束。此句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充满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残紫深绯到谷中”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象。残紫和深绯,在这里象征着花朵的凋零和颜色的深浅。诗人通过这两个形容词,将山谷中的景色描绘得更加生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深深感慨。
“最是庐山佳丽处”一句,诗人笔锋一转,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文景观。庐山是中国的著名风景区,被誉为“人间仙境”。这里有着无数的美丽景点和传说。诗人以庐山为佳丽处,既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我来萧飒已秋风”一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这句诗传达出诗人在经历芳菲尽之后,感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落寞,就像秋天的风一样萧瑟。这一句是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好消逝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现代文译文可能是:江城春天的繁花似锦已经结束,深紫和绯红的花瓣散落谷中。特别的是,这里是庐山如此美丽的地方,可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感受到的已经是一场秋风带来的萧飒。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时间的无奈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人生的感叹。同时也体现出他对人生路上的困难与挑战充满勇敢和毅力地前进。这种内心的激情使得他对每一个美丽的地方都留恋不舍。但花有凋谢之时,秋有秋风过处,谁能掌控生命的变数,也只能不怨世事而寄怀于此以成一段岁月永恒之美景而已。这种释然的精神和他的一直恪守的书生的社会责任是一致的。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山谷中花朵凋零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