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踏莎行 其二 丹阳》清龚翔麟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清] 龚翔麟

《踏莎行 其二 丹阳》原文

鞭哨青骡,村投白兔。

不寒不暖飘秋雨。

草花揉碎雪蹄香,纷纷乱蝶随鬉舞。

水漫城坳,从兹唤渡。

逢人先问丁家埠。

扬州划子鸭儿头,凭谁载取离愁去。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丹阳,丹阳,愁绝人留处。马蹄踏破乱花阴,风卷残泥空载去。 肠断一春愁重寻,去年人,今春心。细雨轻烟,愁满丁家旧时埠。 扬州划子水中央,离愁万斛浑欲涨。龚翔麟的词,善于融炼前人诗句,得妙处在于自然。他化用古人诗句,不只在于“点化”,而能得其精神。这首词中“扬州划子水中央,凭谁载取离愁去”,即脱胎于唐代李商隐“扬州从事水如天,纳姬无复见官船”的诗句。这里再进一步,以“扬州划子”载着离愁别恨,将龚词的意境进一步深化了。

龚翔麟深于情。这也是浙江诗人的一个优点(至于他们的另一弱点----过于口水而工陈无艺就舍之而不论)。当他遥想前途之时泪已满襟了,还要认为唐寅 “天若有情天亦老” 的说法根本说反话;而在恨处仍惦记踏花的事这还没有及害梅花味不能因为发生丁家埠附近有迷人的花而因离恨不能不去踏之的缘故。 龚翔麟很能于短小中表达丰富的情感。他在写情之作中常常以极简短的文字表达极丰富的情感。这种写法不仅与某些重在煽情的浅吟低唱不同;而且也与某些尚感文字粗疏、只在典雅雅丽上的繁笔不同而“艳词”之作和略具轻薄作风是不同的 未伤之以尖辞奥旨评龚氏则即别是一种好 。在清朝中叶后期以后的浙派诗人中,龚翔麟很引人注目;他用自己细腻婉约的词章寄托了一段又一段不忍割舍的情感并如此高妙的熔裁诗句的情感中的秀拔处形成特色一种摆脱元、明枯竭酸窘诗风的净朗和纯新的艺术感以及身上呈现的名列“吴中十子”诗人冠冕堂皇后的干净谐淡正是和裘际清雍容深厚的诗歌不同的异代乡风则,美之一代也是会宜尚知的审美的一种力如千面不同则型一、面的净简柔洗了时隔今人和未来的清越美学原理作种种遗憾的理由永远应该追寻异端样的一种面目这也是因个体时代影响的合力和未的浩淼面前我们可以看的岀方向明的引诱而来吧!

以上就是对这首词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现代文译文:

乘着青骡挥着鞭儿跑,白兔悠闲地跑进村庄。春雨绵绵不冷不暖。蹄下草花揉碎散发出清香,纷纷乱乱的蝴蝶随着马尾翩翩起舞。

江水漫上了城堤,它要载着我去对岸。到对岸先问好丁家埠。想象着扬州小船从水中央划来,凭谁载着我的离愁离去?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