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龚翔麟
踏青过也。
石城春市如画。
红楼翠阁,酒旗歌扇,尽捲珠帘,彩蟾光射。
今番灯便挂。
怎比月牙池上,夏时良夜。
点琉璃、三十六盏,青雀绿波中耍。
香车争路花骢打。
杖头钱沽酒,绰板凭谁借。
不消红灺。
已醉底染就,吴绫香帕。
何须云母砑。
只有桃根桃叶,解春风话。
问可能相候,看灯深院,枇杷花下。
龚翔麟的《女冠子 黄俞邰、周雪客招饮灯市,用竹山元夕词韵》写出了清雅温馨的元宵佳节之夜,不减“灯月交相辉映,竟夕天休霁色”的繁盛景致,词中虽也见艳冶之气,却仍能显出淡雅古朴的风韵,又借春风夜话的桃根桃叶之典故,表现了深深的离别相思之苦。
在赏析中,首先描绘了石城春市的繁华景象,如画一般的美景。接着,又描述了元宵夜挂起的灯笼,犹如月牙池上的琉璃灯,闪烁着青雀绿波的光彩。
然后,词人描述了人们争相前往香车,骑着花骢马,用杖头钱买酒,借绰板唱曲的情景。接着又用“红灺”这一象征爱情和离别的意象,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最后,词人以春风吹拂下的小桃枝的对话形式结束全词,寄予了自己和黄俞邰周雪客知已离别的深深的感慨与牵挂,抒情如落英纷坠般绚烂而出,透出轻凄而又真切的美好意味。整首词充溢着生命情态,气息丰韵雅淡而洗尽铅华,表现出了龚翔麟深厚的艺术造诣。
现代译文如下:
踏青归来,石城春市繁华如画。红楼翠阁之间,酒旗歌扇飞舞,珠帘尽卷,彩蟾光华四射。今夜的灯笼就要挂起,怎比月牙池上的琉璃灯,夏夜良宵,点点的灯光如琉璃三十六盏,像青雀绿波在舞动玩耍。
香车争路花骢马,杖头钱买酒醉卧在酒肆中,有人借我绰板唱曲。燃烧的红灺象征着爱情和离别,已经把人的心染醉。何须用云母来把画压起?只有桃根桃叶姊妹花似月中的婵娟不解花思愁绪。还能再相约看灯吗?枇杷花下的情话你要细细品尝啊!问能和你再见面共叙别情吗?
这是清代词人对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盛大节日的生动描绘,他以淡雅的笔调、古朴的风格、丰富的意象、深婉的抒情,表现了元宵节夜晚的温馨、热闹、醉人的景象和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离别相思之苦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