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龚翔麟
蔗棱分畦,芋区连尾,短苗排翠。
寒食年年,锄翻白沙地。
障风畏日,惯凭仗、芦帘遮蔽。
霜醉。
秋社登柈,似匀妆红指。
罾头斫鲙,花外持螯,厨娘捣来细。
有时斗茗,蟹眼嫩汤沸。
最是难忘甚处,第一寻山问水。
犯晓烟晨雾,含取最消凉气。
以下是我根据原文所做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清代,龚翔麟的《惜红衣·姜》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一幅清雅秀丽的夏日画卷。这首词不仅是对姜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蔗棱分畦,芋区连尾,短苗排翠。”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田园气息的世界,甘蔗成畦,芋头成片,短小的姜苗如翡翠般铺开。词人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图景。
“寒食年年,锄翻白沙地。”两句中,词人将视线转向了寒食时节,姜田一片繁忙。农人辛勤耕种,汗水滴落在白沙地上,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障风畏日,惯凭仗、芦帘遮蔽。”这两句描绘了姜田的另一面,即夏日的风暴和烈日。为了遮挡阳光和风暴,农人们经常用芦帘为姜田遮蔽。这不仅体现了农人的细心和智慧,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霜醉。秋社登柈,似匀妆红指。”两句则是对秋日的描述。在秋社这天,农民们收获了丰硕的姜,像均匀施粉在指尖的红指头。这里的比喻形象生动,仿佛一幅细腻的工笔画。
再往下,“罾头斫鲙,花外持螯,厨娘捣来细。”描绘了夏日生活的另一种场景。在渔网中捕捉的美味鱼鲙,花丛下拿的蟹螯,由厨娘精心捣制而成的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有时斗茗,蟹眼嫩汤沸。”最后两句描绘了夏日品茗的场景。有时农人们会聚在一起,斗一斗茶,品尝那蟹眼般的嫩汤。这不仅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也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龚翔麟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姜的形象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这首词也因此成为了夏日生活的一首赞歌,一幅充满生机的画卷。
总体而言,这首词用生动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田园生活和人们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词中的细腻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热爱生活的世界。这不仅是一首赞美姜的诗篇,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