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吴激
暗蛩咽幽响,隙月漏微光。
溪上风雨过,翛然有馀凉。
病瘦鹤骨立,低垂不能翔。
怀我中山兄,开经焚道香。
猿啸耿清夜,钟鸣悠夕阳。
商秋早晚至,梦寐松楸苍。
现代文译文:
秋夜的暗虫在低声地抽咽,月牙儿在缝隙中漏出微微的光华。山溪边的风雨过去了,我感到悠闲的余凉。瘦得像鹤一样,无力地在树枝间立,只能低头呆立,无法飞翔。思念中山的老兄,读经书时,焚香向神道祈祷。猿猴在凄凉而清寂的夜里啸叫不停,夕阳中的钟声悠长传来。仲秋时节已不远了,松楸(墓地上的松树)会变得一片苍凉。
赏析:
这首诗写病后秋夜的感受。诗人以病鹤、瘦鹤自比,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病后瘦弱无力、不能飞翔的模样。诗中虽有病苦描写,但基调仍是闲适、悠闲。因为有老友焚香诵经,诗人多少消解了病痛。以“鹭涧松窗日未午”相比,竟得日精法雨之美,却是怡悦气象,都是谈笑自安的形象,一点没有悲哀的表现。中间又穿插“晚忆中斋卧,惊回一枕凉”,以及早行松楸下的秋夜之梦境。“潜臾庆白社”,其乐趣的类比色泽也是很明确的。真不愧是一位工诗如禅的老僧。秋风中夜晚有那样良好的时光和良朋美景陪伴着病弱又健朗诗人度过的辛、宋使事记游中的佳诗好句便不仅是因为外物美,心情也是美的了。最后用经韵四句点破疾在初秋时已发过毒誓、照验日子。皆属于佛教诵经的功能论内容。“上楼取经法,忧公拜月禅”,把讲诵佛教经典和斋天拜月同治疗疾病联在一起了。
全诗写得闲适淡泊,与作者“学道如从事,栖心不可违”以及“世故空自乐,此身谁与期”的襟怀是相符的。
诗的前六句写病后秋夜的感受。“暗蛩咽幽响”,是病后所闻之声。“幽响”二字表明这是平时不太听得见的秋虫声。“咽”字、“幽响”等把本来耳闻之声写入诗句中。“隙月漏微光。”这是“病中惟少寐”或“独宿旅房无假寐”的暗房待晨景况。也写出了落寞的心境。“微光”二字已暗示此生余年不多矣。“过”字贯下二句,说山溪边的风雨过去了,而天也快要亮了。自己感到身闲意懒之感,虽有风雨过去带来的一丝“翛然有馀凉”的喜悦之情也冲淡不了这凄然之感。然而,从诗的意境上看,这“翛然有馀凉”四字似乎更耐吟味些。
接下去“病瘦鹤骨立,低垂不能翔。”两句是写自己的病态。鹤立水边本不显瘦,但此时作者却以鹤自比写自己病后的瘦弱不堪。“低垂不能翔”是写自己因病而瘦弱到连飞翔都困难的程度。作者这时是在金朝朝廷中任职的仕元官员,对金主昏庸暴虐是十分不满的。金亡后被迫浪迹江湖久矣未曾出仕元朝他心中常怀亡国之恨和故国乡土之思。这种复杂的情感和疾病一起郁结在他的心头使他十分痛苦而产生了孤独感。“怀我中山兄,开经焚道香。”他因病而产生这种情绪便很自然了。在孤寂无聊时他便以读经来求得安慰和宽心。“中山兄”和“开经焚道香”虽然只是一时解愁的手段罢了这联也是一时的心情写照实有无限凄恻的感情内含在里面写来颇有诗意这里不是用惯了的对方和近事陪衬老办法这是绝句作者着意刻划的需要或说是与诗意合拍的形象化的感情传达他确乎是以病鹤形象在言愁状愁传达出来的感情是真挚动人的确很耐吟味、耐把玩思索和玩味他能在极为短小的篇幅内如此委婉曲折地表达一种复杂深沉的感情当不是无可争议的成功之作
接下来二句则由上联感情的委婉传达转入景物的描绘。“猿啸耿清夜”,是眼前所见之景。“猿啸”二字说明了题中的“秋夜”二字。“清夜”二字说明这是半夜过后四更天时也就是拂晓前的一段时间此时正是群动将息、万物皆寂的时候虽有猿啸之声却更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