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韩元吉
梅欲开时,君欲去、花谁同折。应怅望、江津千树,晚烟明雪。花似故人相见好,人如塞雁多离别。待留君、重看水边花,花边月。
台城路,山如阙。追往事,伤时节。但春风春雨,古人愁绝。多少扬州诗兴在,直须清梦翻胡蝶。问他年、谁记饮中仙,花应说。
下面是按照您的要求生成的赏析:
梅朵初绽的时候,您将要离开了。该与谁共赏这一番盛景呢?怅然望向那江边千树繁花,晚烟如雾,白雪似花。花儿像老朋友相见一样让人心生欢喜,人却像北飞的雁阵,离别之事多如牛毛。希望您能留下来,再赏一赏水边的花,花边的月。
台城小道,曲径通幽,山路弯弯,如天然的屏障。往事如梦,恰如一阙山水画,伤感时节更添离愁。只盼着春风春雨,唤起古人愁绝的诗情。多少关于扬州的诗意在这里延续,我梦中的情景定如蝶翩翩。不知未来谁能记得那个酒中仙李白呢?恐怕只有这花儿在默默诉说了吧。
这是一首赠别词,也是一首惜别词,写给友人庞焕甫的。词的上片写惜别之情。开头的“梅欲开时,君欲去”形成悬念,使读者产生一系列问号——谁要离开?为什么此时离开?“花谁同折”,一笔宕开,意境开阔。但早春还是冷得很,所以又有些怅恨江边千树繁花不能留住他。而那晚烟如雪的繁花似锦景象已成不可复得的追忆。“花似故人相见好”,更是痴语。说“故人”,说“相见好”,都有难以言明的惜别之情。过片以“人如塞雁多离别”作答,更显得自然而真切。“待留君、重看水边花,花边月”,这是反用罗浮梦故事,写词人感伤离别之情甚深,使他对眼前的良辰美景感到厌倦。结尾处先画出台城小道这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再以“伤时节”、“愁绝”表达词人深重的离愁和惜别之情。“春风春雨”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意,“扬州诗兴在”又化用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意;“胡蝶”是传说中脑中有酒便能化为蝴蝶的神仙,暗指所思之人已一醉东归。要此所谓记酒中仙的人再来世能够重来不仅渺茫得很已也成了幻影,“花应说”传达一种互相忆念的不眠情怀,词情向深细处开掘
这段文字运用了一些意象、故事来辅助赏析原词的内容和情感。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对离别的感慨、对台城小道的描绘和情感抒发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