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宋韩元吉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韩元吉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原文

平生膛酒陶元亮,曾绕东篱望白衣。

底事秋来犹止酒,重阳须插菊花归。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九日送酒与朱元晦

宋代·韩元吉

平生能酝陶元亮,到处难忘白叙卿。 底事到来还止酒,重阳须插一番红。

一杯逢迎我辈意,九月天蟾可人风。 更把余花插头上,不妨蝴蝶梦中飞。

首句“平生能酝陶元亮”是说平生爱酒,能像陶渊明那样酿酒,赞赏之意溢于言表。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曾为彭泽县令,他弃官归隐后,嗜酒如命。这里韩元吉是借陶渊明以自许,说明自己平生爱好饮酒,这里“能”字显得情真意切。次句“到处难忘白叙卿”是说到处不忘劝人饮酒之事。白叙卿是作者友人白玉蟾的别名。作者一生宦海浮沉,到处为官短暂,但与友人白玉蟾多有交游唱和,此句说明作者对往昔欢聚的难忘。

三、四两句是讲为何在重阳要饮酒赏菊的原因。菊是重阳佳节的象征,饮菊花酒,赏菊花事是古人重阳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底事到来犹止酒,重阳须插一番红。”其中“底事”二字是询问的语气,即为何要戒酒?重阳节到来,当要饮酒赏菊。“须”字则进一步说明了必然如此,而不只是应当如此,这就强化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实际感受。因而,虽然我们未见到朱元晦时,我们也可能仍然想如往年那样要饮的酒;一旦见到了他之后就会更有实感、更进一步感到必须依照习俗,该饮酒赏菊了。这样的叙述,委婉有致,又表现出悬念和思念。而每当此时此刻便必然有新的喜悦感受,那便会有酒中物带来的欢乐。尽管这一首诗只是说明了为何当要饮酒和要有“一番红”这样一种更为浓烈的情趣的事,但它却给人们带来了更深的艺术享受。

最后两句“一杯逢迎我辈意,九日蟾风好飞蝶”,则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重阳佳节之时,天气晴朗,天蟾蟾月皎洁清明。此时此刻正是诗人们最高兴最盼望之时。又重阳之后“仙桥平分虞兔迹”。观赏古月开空的壮观奇景的人必将重重叠叠不断,自然是各有欣喜快感、欲得乘醉踏秋云追扑群蝶我辈”。正如下面苏轼的两句诗说的:“秋风聚首菊花天。对花倒意形容先醉”,它将众人的情感和构思以泛映之笔法收发出来使诗歌所构成的一个理想天地带有浓厚的前人的癖好信息会齐感情吸引,使我们随之在洒落的乐趣中油然浮出淡淡的满足之情而倍感欣喜。诗人对如此美妙的时刻仍然要酌酒自娱和在风中追逐蝴蝶。“一杯逢迎我辈意”,说得何等委婉而传神!这里面蕴含着诗人的丰富的情感活动。“九日蟾风好飞蝶”,更进一步说明作者的欣喜之情和追求之乐。从这一联中我们也可看出韩元吉的志趣之所在:高雅脱俗而又热情奔放。

此诗朴实自然而又感情丰富地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雅致的志趣。同时又给读者带来无穷的回味余地和深深的艺术享受。虽然韩元吉是一个官员文人中的一位使者或儒臣形象;他在历史的另一角落处于功利与官场的升沉之权衡时但他用自己的文字情感地向我们展现了真正的他的真性情来一个美妙的自由自心的飘舞;那就是:一片诗情一腔诗意的永恒的艺术的永存和荡漾……这首诗看似平淡无奇、娓娓道来、不刻意追求华丽词藻与诗词结构,但那种自然的率真表现出来的质朴之趣和作者的情感旋律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这也是作者本人的真实的本性所在!因而其诗歌才会经久不衰地给人带来无尽的审美享受和回味思索……这种“心声”才是一种最真实的本性的艺术表达!这样的表达形式才能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这或许正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