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韩元吉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
句
但得王郎赋从军,休将班女咏风人。
这句七绝后一联颇受赞赏。在这里,“莫为”二句好像直接是对此地的“但如”二句作注脚,实际上是借此抒发感慨。班姬团扇扇面,为怨苦凄凉时物,王粲赋从军,有离忧从军之苦。作者的意思是说,但愿人人能学王郎从军赋,莫学班姬团扇诗,不要为团扇上那凄凄惨惨的班姬题咏所感动。当然,人不能为辞章所困,要为民族国家而忧心,这里只是借辞章说事罢了。
译文:
只希望人人能学王粲赋诗赋从军辞章,莫学班固作赋团扇辞章,不要被团扇上凄惨的辞章所感动。
赏析:
韩元吉的诗风雄浑豪放,这首小诗却写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作者借辞章寄托国事,对朝廷苟安旦夕,不思中原失地,抱憾颇深,在诗中加以婉讽,可见忠贞忧国之心。此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只须粗通文理者,即可读懂。但含意却深远,思想境界高阔。只是后一联似欠斟酌。“莫为”和“但如”是相反相对的。作者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不应完全否定“班姬咏团扇”,以班婕妤与王粲(从军篇)对立起来看问题。“莫为班姬咏团扇”并非不要文人写怨苦凄凉的时事题材,而是要求为国效劳,与疆场立功,而非登高城楼搔首而问,望着报君黄金题字的怅怨.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运用这样的通俗晓畅的语言、丰富的比喻与寄托。可以说明韩诗的一种风格.是现代话古人说的话罢了,有何难懂,现代文译文与名家赏析便顺理成章,如水到渠成.若有不明白处大可提出,共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