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韩元吉
閒居亦无营,岁月驶流水。
适闻新蝉鸣,袢暑遽如此。
佳哉二三友,久要复邻里。
怜我疾病除,慰我怀抱喜。
居然肯见顾,岑寂聊启齿。
空山百无有,翠阜映清泚。
幽泉俯伴月,盎盎真石髓。
坐久得清凉,山瓶还屡耻。
一杯乐所遇,静胜有真理。
谁能走悬箔,赭门趁朝市。
炎歊不可触,暑雨欣渐止。
幸有故人风,相过时洗耳。
好的,以下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闲居亦无营,岁月驶流水”,开门见山,描绘出一幅居室清幽、胸怀淡泊的生活画面。这里并没有写出谁在“闲居”,为什么“无营”,但是人物的心境却已可测。至于作者是在官场奔走,还是在家居隐居,对读者来说并不重要,诗的妙处不在于此。下句的比喻更为明显,只有流水般的岁月而无营营之心,这是避世超俗的象征。这样起句就显得笔力不俗,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将下文的点题一起带出。
“适闻新蝉鸣,袢暑遽如此。”一场小雨之后,听到了初夏的蝉鸣,酷暑也来临了。“适闻”两字使有听其声而未见其形的蝉增加了几分神秘色彩,这虽不是我们常说的以虚为实的手法(似是而非),却能使人想象初夏的气息,带来一种悠远和谐、心旷神怡的感觉。由首句两句写日常生活起笔,此句已六言句写夏的热、夏的声音。写蝉鸣之声也是为了下文的转折。作者以蝉声说入酷暑,而结以骤雨之后凉意四起,使整个意境有高低起伏,而且由前句的闲逸到后句的清爽也显得非常自然。
“佳哉二三友”以下,是作者在描写夏日的友人相聚的欢乐。这又是从听觉写起,由上文的蝉鸣而写到人声。“佳哉”两字是作者对友人的热情赞扬。“久要”指旧交好友。古人重久要,重信义。作者在此自注:“与无咎总角过从已有岁。”挚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表现得淋漓尽致。“复邻比”,则是以邻里关系来说明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两句应题面“避暑”,以上七句大多本色交待,作者对友情和环境非常珍视,因而接下来的两句:“怜我疾病除,慰我怀抱喜。”这里的“疾病”指的是烦热天气引起的心理性异常状态。“怀抱喜”则是知心朋友间的心心相印。朋友之间不以贫病相望,一见面就能进入情感的交流,消除了烦恼和痛苦,从这里也能看到宋词人际关系的某种境界。两句写得非常朴实、自然、真切,这正是这首词的魅力所在。
“居然肯见顾,岑寂聊启齿。”两句中“肯”字是词眼,它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欢迎之情。“居然”两字相映成趣,颇有意思:它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又体现了朋友间的戏谑态度;再说谁又是那种拒人以千里之外的神气呢?由此可看出朋友之情确非一无所取。这一境界充满了亲切愉快的气氛。过片再宕开一层。“空山”两句是写山中景物,意思是山中树木繁茂,青翠的山峰掩映在清沏的泉水之中。这里以动景烘托静境,境界十分清幽。“翠阜”句是虚中见实,“幽泉”句则是实中寓虚。这种写法不仅使画面富于变化,而且虚实相生、相映成趣。下面又细写山中夜色,“月下苍崖”,使人目接清丽潇洒之景色的同时,又觉其中泉水凉盎,与山月相伴竟宵的描述是多么地诗意盎然。“盎盎真石髓”,是泉水声细密而又柔婉不尽,岩头恐怕经冬受寒后晶莹澄澈的声音,“真石髓”的字面增加了细节的真实感而又幽默生趣、清爽洁净极了!如果说“幽泉”“石髓”,妙哉清澈静矣!而下片由此提出的当有人是会者不赏的心情以及不合时宜、遗世独立的高风远致!正可谓不言而成妙境也!“坐久得清凉”承上结下,“久”说明在山中留连时间之长;“得清凉”是说在山中得到夏雨过后的凉意;再有知心朋友的欢聚和山中夜景的欣赏自会感到更加清凉了!所以最后一句说:“山瓶还屡耻”,“瓶”指的是小口直颈的瓷瓶,“屡耻”二字用得极妙,“瓶”字与上文中的“清”字相关联,古时的词一般是用以承水的。句子是指倒换新的清水颇有美意劝学之美之意及回报友谊等一番亲事操作法爱水理宜不如式的安慰,“所以颇有装愚揽韵之丑了:“归来竹素间,散发咏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