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韩元吉
腊近春临雪意迟,褰衣敢惮走灵祠。
夜听小雨犹倾耳,晓看群山顿展眉。
好句悬知得冰柱,香醪试为压羔儿。
便应风月台中客,不减梁园赋就时。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韩元吉的这首七律《和同僚贺雪应祈》,一联接一联地刻画景物,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别有一番韵味。
首联“腊近春临雪意迟,褰衣敢惮走灵祠”,直接点明节令、气候,以及有雪的预兆,为全诗定下基调。腊月将临,而冬天的脚步还未远去;春节将至,春天的脚步已悄然临近。这似乎是一个过渡,一个转机,从冬的沉寂,到春的喧哗,这中间有一个积蓄、酝酿和等待的过程。诗人在这样的时刻,亲自来到神灵祭祀的场所,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来一场及时的春雪。这两句中的“近”、“临”、“迟”等字,都用得十分巧妙,富有表现力。既渲染了诗人的急切心情,也为下文的展开作了铺垫。
颔联“夜听小雨犹倾耳,晓看群山顿展眉”,紧承上联而来,具体描绘了诗人所等待的雪景。诗人一夜未眠,倾听着冬天的最后一片雪花悄然飘落的声音,那声音像小雨一样淅淅沥沥;第二天清晨,诗人迫不及待地跑到窗边,看到那被雪覆盖的群山。两句话并没有交代雪已落的具体情景,但整饬中见跌宕,饶有韵味。雪已兆出,但还只是小雪,山还没有被大雪封盖。透过这两句,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群蛰伏已久的孩子突然间在窗外欢腾跳跃的身影,似乎听到了他们惊喜的叫声:“下雪了!下雪了!”这就是期待已久的冬天,这就是盼望已久的春天啊!这两句不仅写出了雪意和生机,也写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颈联“好句悬知得冰柱,香醪试为压羔儿”,紧承上句而来,具体描绘了诗人眼中的雪景。“好句悬知得冰柱”,是写雪景中树上结冰悬挂的样子,形象生动;“香醪试为压羔儿”,是写诗人准备压酒庆祝雪景的到来。这两句中的“悬知”和“试为”用得十分巧妙,“冰柱”和“羔儿”则化抽象为具象,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尾联“便应风月台中客,不减梁园赋就时”,是诗人对这次雪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风月台中客”是指自己这些喜好风月的同僚们,“不减梁园赋就时”是说自己的才情和梁园才子司马相如相比是不相上下的。梁园虽是昔日司马相如游宦之地,但如今物是人非,“唯见江流如古愁”(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而眼前的风雪却带来了生机和欢笑。“风月台中客”和“梁园赋就时”对比鲜明,虚实相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春雪的欣喜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雪为题材,以时间为线索,以喜雪为主要感情线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雪的赞美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风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