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宿福山港候发》明沈明臣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明] 沈明臣

《宿福山港候发》原文

戈船一片压江流,候晓乘风怏远游。

古戍荻花千浦月,荒城杨柳数家秋。

伤心战地风前草,极目飞鸿海上洲。

何处笛声当夜起,军中行乐似边州。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

《宿福山港候发》是明代诗人沈明臣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借宿福山港候发之际,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色,表达了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戈船一片压江流,候晓乘风怏远游。”诗人首先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江面上有一艘戈船压着江水,随着江流的起伏,仿佛是远行的游子准备起航。诗人的心情急切而期待,尽管即将出发,却仍有些迫不及待,表现出了他深深的渴望。

颔联“古戍荻花千浦月,荒城杨柳数家秋。”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夜色景色:在远方戍地上,一缕荻花伴着皓月点点生辉;而一座被岁月侵蚀的荒城旁,垂柳树下住着几户人家,冷落的景象带来了深秋的几分清寒。诗句之间寄寓了对国家征战的忧伤与苍凉之感。

在颈联“伤心战地风前草,极目飞鸿海上洲。”这两句以联想式,紧接尾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望眼欲穿海上之洲,却只见飞鸿掠过,无法见到家乡的情景;而战地风中摇摆的野草,更让诗人感到心伤。

最后,“何处笛声当夜起,军中行乐似边州。”这两句以疑问结尾,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忧虑:夜深人静的时候,哪里传来的笛声?莫非是军中行乐之事?然而这又与边州何干?笛声、军中行乐声、边州之乐声交织在一起,更增添了诗的悲凉之感。

整首诗以景寄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这种情感的抒发在古典诗歌中非常常见,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描绘,传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的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希望这个回答能让你满意!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