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沈明臣
楼阁翠微间,钟声白云里。
寻僧秋日迟,落叶行数里。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中峰寺
明 沈明臣
楼阁翠微间,钟声白云里。 寻僧秋日迟,落叶行数里。
这是一首山水诗。首句写中峰寺楼阁隐藏在一片绿色山林之中,这就给人一个印象,中峰寺地点是在山翠环绕的一片绿色之中,而且离城市喧嚣之地有一定距离。这就暗中透露出了作者向往山林的心态。二句钟声居然在白云缭绕的空中久久回荡,可见寺在高处,与天近。这也是作者喜欢幽静之极的一种心情反映。这句诗的炼词用字十分讲究,如“间”字,如果改为“在”字,则平淡无奇;“里”字如果改为“上”字,则无甚新意。“钟声白云里”一句,有如绘画中的留白,读来虽只觉得中峰寺在一片葱郁之中,空旷幽远,但具体形象却了然于心。
接下来两句“寻僧秋日迟,落叶行数里。”更进一步绘出了山中秋景。秋天来得较晚,现在正逢秋末,秋风萧瑟天气晴朗。诗人寻访僧人,漫步在山路间,时值黄昏,又值落叶时节,满地落叶,踩着咯吱作响,诗人沿着山路漫无目的地走着,感觉这山中就如同一个人间仙境般美丽。诗人也仿佛找寻着什么?是找寻陶渊明式的隐逸之趣吗?还是想在僧人的境界中寻找自己的内心片刻的宁静?
这首诗与沈明臣山水诗雄健空灵的特点十分吻合。他善于以平实浅近的语言勾勒景物,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同时,他又有深邃的诗思,注重将内心感受寄寓于景物之中,意蕴深长。沈明臣这一时期的写景诗尚有《晓登万竹园》、《水墨竹》、《伏日诗》、《上山歌》等数篇。尤其是《晓登万竹园》诗“槛外条条万竹鲜,绿阴清意胜湖天。清风时送笙竽曲,静夜犹闻佩玉联”,用语清丽淡雅而别有山林意趣。由此看出,虽然他的仕途不顺、失意飘零却自得山林野趣和幽然自赏、宠辱不惊的心境是相似的。这样的性情与他写景的意境及清淡洒脱的山水诗很符合。
整首诗淡泊幽雅、深邃自然而又颇富情韵。尽管此诗似乎以登山为题材,但却着意突出不登山就无法享受到的大自然意趣——寺庙楼阁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寺庙的钟声从白云间悠然传来;寻找山中僧人能让自己领悟到无穷意境——尽管时间已经入秋,“迟”也可得见到僧人;数里外的树林枝叶飘零也引来诗人追寻。结尾二句景中见情:那在山中漫行寻访僧人的诗人虽然兴致勃勃却又深得萧疏之趣。同时钟声与落叶相互交融互渗烘托出空灵清新的氛围映衬出诗人与物化冥、渐入空境的心境这又恰是佛教所追求的超凡脱俗的境界也是诗人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之一。“秋日迟”与“落叶行数里”两见景物变换既与季节时令相关又似隐喻人生世事的变迁最后以景结情意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此诗将写景、言志、抒情融为一体将主观感受寄寓于客观景象之中颇得王维之风神。
以上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