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华岳
阁上阑干紫翠环,阁中身世异尘寰。
长虹吸月印秋水,孤鹜伴霞量晚山。
万里风烟屏帐裹,一时人物画图间。
凌烟须是男儿事,却恐功名未放閒。
丹青阁
华岳
阁上阑干紫翠环,阁中身世异尘寰。
长虹吸月印秋水,孤鹜伴霞量晚山。
万里风烟屏帐裹,一时人物画图间。
凌烟须是男儿事,却恐功名未放閒。
现代文译文:
在阁上的栏杆围环中,阁内人的世界不同于尘世喧嚣。
长虹仿佛把月亮吸印在秋水中,孤独的野鸭伴着霞光测量晚山。
万里风烟如画幕,一瞬的人物像画图般展现在眼前。
凌烟阁本是昭示男儿立功扬名之地,但我却担心自己的功名还无处可放而闲居。
赏析:
此诗前两句“阁上阑干紫翠环,阁中身世异尘寰”,写华岳生活的简朴以及他鄙弃尘俗的心情。“紫翠环”三字,不仅写出阁上环境之美,同时也暗点华岳当时年龄尚“紫薇朱蕾正芳年”,青春年少,正宜放眼宇宙,放眼生平,有所作为。“异尘寰”则表露了他不甘平庸的情怀。那么华岳到底看到了什么风景了呢?随后两联即作出回答“长虹吸月印秋水,孤鹜伴霞量晚山”。颔联犹如运用李白“惊涛连雪浪,日出耀金银”成句,展现一幅霜降后,秋水碧天、孤鹜落霞的美妙境界。更妙的是这两联还暗合了前文之“身世异尘寰”,正因为华岳“身世异尘寰”,所以他能独倚危楼,情注丹青,画出如此清丽绝俗的景致来。当然他此时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人生理想,尾联“凌烟须是男儿事,却恐功名未放閒”即明确地表述了抱负和疑虑。这两句化用王之涣“白首功名无倦上”之意,表达出一种急切而又矛盾的心情:他渴望像凌烟阁上的功臣一样扬名后世,但又害怕没有丰硕的成果空自衰老。这首诗很能代表华岳那种激昂磊落、不甘平庸的情怀。华岳是一位爱国志士,他处在南宋与金对峙时期,当时国势衰微,武力抗争成为时代的主流。华岳是抗金义军的重要首领之一,他写诗作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具有时代特色的边塞诗是当时诗坛的一股清流。这首诗题为“丹青阁”,实际是借丹青喻军旅之事。他写景如画,但并非文人笔下的山水画,而是军旅生活图;他写情高亢雄壮,并非吟咏个人的闲愁孤寂,而是抒发着时代的悲壮情怀。
全诗以“万里风烟屏帐裹”作结,一方面将阁上之景写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表明华岳的心胸和理想远远超越时空和常人所能及的范围。“凌烟须是男儿事”,他恐怕功名未成而虚此一生,于是他急于行动,积极投身到抗金义军的大潮中去。然而“恐功名未成就”,又使他深感人生的矛盾和苦闷。“丹青阁”表现出的不只是一种悠闲的欣赏之情,它实际上是对抗金英雄们的赞美歌颂之情!“画图间”则包含着对不朽功业的热切冀盼!因此“丹青阁”正是华岳内心世界的外现。正因为有如此多重的感情融于一体,使这首诗饱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整首诗从字面上看明白晓畅不事雕饰,而用典又深含其中,意味隽永、节奏明快。最后一句用一“裹”字和末尾一“放闲”的悬念与情势构成急转之势、深刻地表现了主人公在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情中的矛盾与疑虑情绪,诗味隽永、意义深远。因此从艺术上讲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