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唐] 许棠
明时无事谏,岂是隐明君。
每值离丹陛,多陪宴白云。
门连萧洞僻,地与曲江分。
满院皆柽竹,期栖鸾鹤群。
唐代诗人许棠所作的《题郑拾遗南斋》是一首充满隐逸之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郑拾遗的南斋环境,表达了对这位隐士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指出在明亮的时代,郑拾遗无需进谏,这表明他的隐居生活并非出于无奈,而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并不是为了明君而隐居,而是因为不愿进谏,表达出他对尘世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接着,诗人描述了郑拾遗常常陪伴皇帝宴饮的场景。然而,这些宴饮并非出于政治目的,而是为了娱乐,这进一步强调了郑拾遗的隐逸生活。他远离了朝廷的纷争,享受着白云之下的清净生活。
然后,诗人描绘了南斋的环境。门通往僻静的萧洞,地与曲江相接。这里的景色优美,环境清幽,正是隐逸的好去处。满院的柽竹表明此处幽静无比,或许可以吸引鸾鹤来此栖息,这进一步突显了南斋的隐逸氛围。
全诗描绘了郑拾遗在明亮的时代选择了隐逸的生活,他的南斋环境优美,幽静无比,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所。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郑拾遗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抒胸臆,但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敬仰。在今天的读者眼中,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古代隐逸生活的赞美之诗,也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喧嚣和纷扰的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