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蒋士铨
寇至无人抗。
叹孤城、丸泥失守,谁当屏障。
就令归田遗一老,肯复去先民望。
露白刃、与公相向,乱世之人为贼好。
劝先生、冠改黄巾样。
得富贵、且无恙。
公怒眦裂声何壮,看微臣此时心目,海天空旷。
愿脱齿牙为剑戟,一骂豕蛇都丧。
贼顾曰、是真倔强,尔不我从须赂耳,奈穷官、壁立无封藏。
但斫此、好头项。
下面是我根据要求所作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二十九首 其《贺新郎》描写的是明末清初江阴城破之事。城池陷落,大好河山落入敌手,忠贞之士却为保全百姓而屈辱求生。蒋士铨通过描绘一个孤城在面临外敌侵袭时的困厄处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性的矛盾冲突。
“寇至无人抗”是全词的开篇,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愤慨。这里所指的“寇”,不仅仅是具体的敌人,更是那些背离道义、丧失良心的“贼”。蒋士铨通过这样的描写,对那些屈辱求生、丧失人格尊严的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露白刃、与公相向,乱世之人为贼好”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人性扭曲的场景。在这样的乱世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富贵,不惜与人为贼,甚至与自己的良心相向背离。
“公怒眦裂声何壮”描绘了主人公的愤怒和刚烈,他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坚守道义,不肯屈服于敌人。他的目光如裂开的刀刃,声音洪亮有力,表达了他对正义的坚守和对未来的信念。
最后,“愿脱齿牙为剑戟,一骂豕蛇都丧”表达了主人公对屈辱求生的愤慨和决心,他愿意放弃自己的牙齿和剑戟一样锋利的武器,用他的骂声来唤醒那些沉睡的人,让他们看清现实,不再被贪欲和权势所迷惑。
整首词通过描绘一个孤城在面临外敌侵袭时的困厄处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性的矛盾冲突。蒋士铨通过对城破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探讨,提醒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保持自我、坚守道义,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样的诗词不仅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回溯和思考,更是对我们自己人生的一种提醒和启示。
现在文译文:在敌人来袭时,城中无人抵抗,感叹这座孤城就像是被泥巴封住的丸泥之计一般失去了防线,谁又能担当起这座屏障城池的责任呢?即使城中还有一位退休的老者愿意重新拿起武器抵抗敌人,他又能恢复到以前的民望吗?在这白刃相见、乱世当道的时刻,人们为了生存和富贵不惜与人为贼。敌人劝我先生改换冠帽以黄巾贼样的方式来保全性命。得到富贵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然而先生却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反抗着。此时此刻,我的心中无比空旷。我愿意舍弃自己的牙齿和剑戟一样锋利的武器,用我的骂声来唤醒那些沉睡的人。这样的诗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溯和思考,更是对我们自己人生的一种提醒和启示。我们应该保持自我、坚守道义,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