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吕希纯
城外溪山知几重,独邻池馆占城中。
亭花不动波澜细,径石相连岛屿通。
床下击舟同醉傅,尊前垂钓似仙翁。
五家最数乌衣巷,莫废江南旧士风。
王氏亭池
宋 吕希纯
城外溪山知几重,独邻池馆占城中。
亭花不动波澜细,径石相连岛屿通。
坐使尘埃千里客,欣陪风月四时翁。
能令归梦清于水,岂止闻歌解佩空。
吕希纯笔下的《王氏亭池》以其“写景细腻、意味深长”的诗歌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在这里所描绘的王氏亭池,就如一幅生动的水墨画,溪山、亭花、径石、击舟垂钓等景象无不细腻入微,而其所传达的闲适、旷达之情,更是令人流连忘返。
“城外溪山知几重,独邻池馆占城中。”诗人的笔触首先带我们穿越城外的溪山,来到王氏亭池所在的繁华之地。这两句看似平淡,却寓含了诗人对城外美好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和对身处闹市的无奈感慨。重峦叠嶂、溪水潺潺,这是何等令人神往的景象,然而诗人却只能遥望而不可得,只能在城中独占一隅池馆,与自然相隔。这种无奈和怅惘,诗人以平淡之语出之,更显其深意。
“亭花不动波澜细,径石相连岛屿通。”在这里,诗人对王氏亭池的细致描绘更为突出。花亭平静无波,亭周岛屿相通,这些都是诗人眼中的美景。而更为难得的是,“不动”与“相连”两词,既突显了王氏池亭的宁静与宽广,又以“细”字形容了池中微波细浪,给人以宁静、柔和之感。这种细腻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敏锐捕捉,也体现了其诗歌风格的特点。
“坐使尘埃千里客,欣陪风月四时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氏亭池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他因为这一池风月而忘记了尘埃喧嚣,仿佛回到了宁静的自然之中。这种感激之情,不仅是因为这里有他心灵的寄托,更是因为这里有他向往已久的自然美景。
“能令归梦清于水,岂止闻歌解佩空。”诗人以水为媒介,表达了对王氏亭池的深深眷恋。他的梦魂可以随着水波飘荡到远方,追寻那远在城外的溪山美景。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综上所述,吕希纯的《王氏亭池》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他诗歌风格的特点。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更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优美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