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宿齐云寺》宋黄公度原文赏析、现代文翻译

[宋] 黄公度

《宿齐云寺》原文

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

现代文赏析、翻译

好的,以下是我根据要求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您能满意:

宿齐云寺

宋 黄公度

行李秋将老,停骖日已西。 深村人渐稀,孤寺与云齐。 试问官微禄,何如返故栖。 鸡鸣不寐处,乘月下清溪。

诗人秋来山寺,身困行迟,行囊渐轻,来去愈速。所以一到齐云便急于投宿,一宿方安。以“行李”起结,透出诗人的气质和个性。“深村人渐稀”句,隐然透出秋令在目,时入初冬,农忙已过,故人稀。人稀而寺更显其静,云齐而寺更显其高。凭高而望,诗人触景生情,“问君何所栖?”流露出辞禄弃官的意念。“微禄”既指官职又暗寓禄位之不可得。在西风落叶的秋夜,诗人决定摆脱这可厌的“微禄”重返故栖。自然界的景况固然使人动情,但人情的淡漠却在无意中增添了诗人的归趣。鸡鸣不寝,欲趁月色下山。这里把行旅之情和栖隐之乐结合在一起写出了自己的真实心态。“清溪”语出杜甫《入峡次巴东》:“倚叠前峰望驿楼,水清沙影鹭鸶州”,形象地表现出宿处所周围的清寂气氛。

本诗通过对秋夜旅居的细致描绘,委婉透露出辞官意绪。前四句景中见情,后四句即景生情。构思脉络细密而致、委曲尽情。末句言归隐之乐事,尤见其情意。此诗平易和婉,但颇为传神。

整体来看,此诗是以清新自然见长,诗人像一个熟练的农夫一样,轻轻巧巧地以诗笔耕耘着自己的田地,这便是艺术的美。作者的书写清晰简淡,“旅行”,可是颇有情绪触动的一个行动行为和生理现象,“秋”“深”“寒”为典型的浸沉基调作为外围饰裹。该基调衬托出一幅貌似十分静态的人物情景寥寥景象,旅人在长途驿站停下疲惫的脚步,天色已晚,“鸡鸣不寐”,百感交集……这便是诗人笔下的秋夜旅居图。诗人把深村的寂静、孤寺的高旷、月色的皎洁、清溪的宁谧……如此精心细腻地描绘出来,那一种辞官意绪、归隐心怀便从这宁谧的环境气氛中婉曲地透示出来了。尾句收束全篇,以景语带情语,意蕴极为深沉。此诗和黄庭坚《宿寒泉庄》诗“羁卧客来知何处,主人孤棹此溪边”意格相近,影响甚大。近代著名学者俞陛云就曾将此诗与黄庭坚诗并举誉为“羁吟”之佳者。

译文:

秋天的行李越来越多,停车已是西斜日。深村人稀来往少,独有高寺与云齐。试问做官微禄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家去啊!半夜鸡鸣无法睡觉,乘着月色下山溪。

© 2012-2025 诗词之家 shici.edupk.cn
网站事务:17368610279【同微信】
苏ICP备20220382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