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宋] 黄公度
谁琢翠岚如许工,晴峦汹涌欲穿空。
一尘不动心斋处,寸缕初飞鼻孔通。
石博山
黄公度
谁琢晴峦一点工,效颦小蹙黛眉峰。 天然翠色照城市,在涧鸣泉皆有情。 不须更琢玉,初破云根石。 心斋寸缕鼻初通,坐听松风涤凡骨。
现代文译文:
是谁巧妙地雕刻出了这如画的美景,晴天的山峦巍峨挺拔直穿天空。 这山仿佛凝固了时间,万物都静止不动,只有一缕缕清香随风飘入鼻中。 此石朴素无华却天然神似美玉,一触破土而出依石形状的自然曲线。 心灵如澄清的秋水不染尘世,静坐倾听松涛声声。洗涤我的凡俗之骨。
这是一首赞石诗。这首诗很富有情趣。它巧妙地捕捉了“琢晴峦一点工”这个细节,咏石而兼赞人,把一个超脱尘世的道家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通过“心斋”这一道家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来衬托山石的静穆与脱俗,把山石人格化,把人的主观精神对于客观对象的改造作用充分地显示出来,使山石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和美的魅力。因此,这首诗虽是咏石,却充满着人的灵性,显得意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