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陈杰
事来思烂熟,罪去得深循。
天壤嗟微义,风霜本至仁。
十年江社梦,一道雪梅春。
回首无他嘱,当言莫爱身。
陈杰《出关和雷侍郎送行无魔不成佛观过始知仁之句》,虽属惜别,并无儿女之悲或豪举之状。朴实的遣词中显得深刻真切。“十年江社梦”内实有所本,“回首无他嘱,当言莫爱身”,诗人思诚之意实发自肺腑。起笔处人还未动,已呈虔敬。走笔至此,若一转折,忽然抖开一则典故:历史是丰厚博大又饶有风味的,“无魔不成佛”系宋僧绍诗中的一句名言,作者借以表达对雷侍郎的崇敬之情。
“事来思烂熟”,诗人似乎要抖落这层意思,又忽然转出“罪去得深循”一句,这又显得非常自然。从“烂熟”到“深循”,诗人似乎在瞬间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飞跃。这种表述上的突如其来,似不可捉摸,然又绝非故弄玄虚。诗人之所以能如此驾御笔墨,全赖他胸中充溢着浩然之气,使得文思泉涌,一气呵成。
“天壤嗟微义”句,又出语不凡,它似乎在表明雷侍郎功垂宇宙,名传天地。然而,诗人并非在夸张誉,他只不过想表达一种信念:雷侍郎的功德必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争辉。
“风霜本至仁”句,又似从赞叹天地之义中折入人事,从而又把雷侍郎的仁德比作风霜那样严峻而又有至仁之心。诗人在这里显然有感而发。唐代以来,“风霜”便被视为励臣的象征。所谓“谪者加之以风霜,罢者处之以荆棘”(《新唐书·百官志》),所以此句实际是在赞美雷侍郎有如风霜般严酷的仕途精神。但是,“严酷”只是诗人用以比况的手段,“至仁”才是主题词。他所要宣示的正是像风霜一样的刚正不阿,兼济之志以及对待贬谪的大义凛然的精神。“风霜至仁”可视为雷侍郎人生坐标之一。
于是“十年江社梦,一道雪梅春”,将分别之痛消融于“雪梅春”的优美意境之中,这正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雪梅春”三字,明写自然节令,暗示雷侍郎将随春意融融而永垂不朽;暗寓人事代谢,暗蕴诗人对雷侍郎的无限期待与热切希望。言简而意丰,“道”而又“雪梅春”,耐人寻味不已。末以白居易《游龙门题宝龛》末联点出主旨:今日得归(这里实际也是诀别之意),回首前尘既无所牵挂亦无所遗憾了;分手时给你留下美好祝愿——愿你为国为民尽心竭力,无愧于天地、无悔于人生!
诗中“回首无他嘱”五字朴质、凝重而又沉痛。它既含有诗人对雷侍郎的无限关切——关切他的未来;又含有诗人对雷侍郎的深挚友情——不愿他被悲痛击倒、能从容地走完人生的坎坷路程!用真挚之心表达崇敬之意本可平淡道来;但在此诗中这却显得尤其珍贵了——若无襟怀坦荡之气质难得其致也!陈子昂称白居易的诗是“多识前言先哲理”(《与元九书》),在此诗中亦可见一斑。全诗如行云流水,随至逐开;而诗意绵密厚重,不露雕痕。读者在体会浓郁的惜别之情时,还能感受到一种人生的哲理和道德的力量。
译文:事情来了我就好好地思考(思考什么?),犯罪后就会得到好的处理(好的结果)。(雷侍郎)您感叹人世间的意义(为仁义)微不足道,(然而)对待罪恶的宽恕就体现出了仁爱精神。我走了(要分别了啊),您的德行将永垂不朽,(在文学史上)我们将一道走过春暖花开的季节。回首往事无所牵挂,(您)只要践行诺言就不要有所遗憾了。